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招安P2P?透视点对点文化交换产业链

时间:2005年04月29日15:36  来源:计算机世界网 热点排行】 【推荐】 【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即时新闻通知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虽然这项服务刚推出不久,但国内的主要网络游戏运营商已经有90%都在与我们合作……”当记者刚刚听到这样的数据时,一开始还是很有些怀疑,尤其是这些话出自一位远在深圳的一家仅有30位员工的小型企业的运营总 监之口,但是当记者打开dl.op.cn的页面时,终于相信对方所言非虚。

  深圳市点石软件有限公司以提供P2P文件交换服务为主要业务,该公司运营总监熊俊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点石刚刚拿到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这个证比一般的ICP证更难拿到,当然,可以运营的业务种类也更丰富。”而点石软件的掌门人王欣的心情似乎更为复杂:“这个申请我们差不多一年半以前就递上去了,现在才拿到,横在点石心里的这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做P2P实在太难!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P2P究竟给产业界出了什么样的难题?

  虽然国内普通网民开始接触P2P是2001年才开始的,但事实上,P2P技术本身的历史甚至比互联网还要长——早期的拨号联机通信方式就可以算做是P2P的雏形。后来,P2P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分布式计算等多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年,P2P终于成为一种普遍的Web应用技术,它使互相独立的终端在某一通信层次上绕过服务器直接互联,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广域网上实现了局域网一样的效果,当然,真正有价值的P2P文件交换需要足够带宽的支持。

  P2P之火开始燎原,正是宽带走向普及之时,问题也不期而至。

  盗火者引火烧身

  革命家反被革命

  作为P2P应用的先锋,Napster充当了“盗火者”的角色,但这个英雄也多次“被火烧伤”;而作为最新一代P2P革命家的BitTorrent,更是险些被产业链中的其他势力革了自己的命。

  P2P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并吸引全球网民眼球的标志是Napster——那个向全球网民提供免费交换音乐文件服务的“盗火者”——这个软件偏偏诞生在以“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严厉”而著称的美国。的确,Napster从一开始就官司不断。2001年,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遍布互联网上的P2P软件免费下载音乐文件时,Napster却在一场官司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网上盗版音乐的泛滥葬送了Napster的“前半生”。尽管后来Napster与唱片业和解,以收费运营的模式保护版权,换取了重出江湖的机会,但声势已大不如前,此时P2P的风头都被Kazaa和BT这些后来的小字辈抢走了。

  我国的情况与美国稍有不同,但是国内最早提供P2P服务的几家企业最终的命运多半还不如它们的美国同行。

  事实上,从国内已有或者曾经存在过的几家P2P文件交换服务提供商来看,点石应该算是非常幸运的了,“最早的那一批,坚持下来的没几家,关掉的有,转型的更多……”一位了解国内P2P产业发展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后来记者得知,这位业内人士恰恰来自一个“曾经存在过”的P2P软件提供商,该企业运营的就是中国P2P软件史上的“烈士”——Workslink。

  Workslink是国内最早的一款P2P软件,自2000年底开始运营,用户数就不断攀升,在宽带尚未普及的时候就凝聚了数百万的庞大用户群。但是,2002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则完全改写了中国P2P产业的历史。

  2002年7月7日,国内最早的几款P2P软件——Workslink、PP点点通和Openext等被同时勒令关闭文件交换服务器,各相关企业都被要求到监管部门备案。尽管在一个月后,PP点点通获准重新开放了服务器,但曾经创造国内P2P应用领域多个“第一”的Workslink却从此销声匿迹,国内P2P应用的第一波热潮也到此为止。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级主管部门对P2P进行了封杀?“PP点点通”的掌门人陈勇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隐情——2002年夏天,一些境外势力用国内日益普及的P2P软件大肆传播“法轮功”反动信息,对文件交换内容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P2P服务运营商首当其冲成了牺牲品,由于一时间无法对广大的P2P软件用户加以区分,各地方的通信管理局只好对所有境内运营的P2P软件一律喊停了。

  “幸运的是,有关领导部门并未将P2P一棒打死,所以在2002年下半年,先后有几家曾被关闭的P2P文件服务器获准重新开放,但毕竟这个行业已经受到重创,曾经做得最好的Workslink就彻底消 失了……”一位P2P发烧友“深紫”曾经见证了中国P2P产业的起起落落,他的话里仍有着对Workslink的惋惜之情。

  据陈勇回忆,PP点点通是最早恢复运营的,当年7月7日关闭服务器,7月底就重新开放了,而点石运营的Openext也在其后不久便重新开张。“后来P2P软件越来越多,国外的Kazaa、eDonkey、GNutella也开始大量侵入国内,不过所有这些都不如现在的BitTorrent厉害!”一位仍在从事P2P软件开发的前Workslink的员工告诉记者。

  2004年1月6日,福建厦门一位普通市民黄某将当地的宽带网络运营商——长城宽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以下称“厦门长宽”)告上法庭,理由是,黄某认为厦门长宽在提供宽带接入服务时限速1Mbps并封闭了BT软件的通信端口,违反了此前双方签定的使用合同。当记者将电话打到厦门长宽时,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此案出现管辖权异议,目前仍未开庭”。

  BT(BitTorrent)的出现,的确给P2P产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革新,但也引出了更多的问题。

  上传者未经许可

  执法者有法难依

  P2P服务本身就是违法的?厦门长宽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做出了对BT的评判。无论点对点文件传输服务是否违法,最新的BT都已经是“无法可挡”了。

  如果说以前的P2P文件交换服务是Web服务的“盗火者”,那么BitTorrent将无愧于文件下载“革命家”的称号。“变态(BT)下载,下载的人越多,下载速度越快!”这就是流传于BT发烧友之间的最“BT”的广告语。

  BT究竟有多“BT”?

  从一份关于P2P的第三方调查来看,BT确实比它的前辈们更受欢迎。根据Pew Internet和American Life Project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的文件交换行业有衰落趋势,这当然是唱片业多次起诉的结果。在2003年5月,29%的美国成年互联网用户表示他们参与了P2P文件交换。而到了12月,这个数字就跌到了14%。但是,BT的忠实用户却在不断增加。

  这种此消彼长的趋势同样在国内出现,2003年恰恰也是国内P2P产业的BT年。“去年初,国内的宽带正开始大规模普及,南方以及沿海开放的很多地方由于宽带接入资费政策非常灵活,其宽带普及速度要比其他地方快很多,如果说在Napster时代,国内的P2P应用与美国有1~2年的差距,那么在BitTorrent时代,这种差距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从事P2P软件研发的小蔡告诉记者:“BT在国外的火爆也是从2003年初才开始的,一下子就起来了!”


[1][2][3][下一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公社热图


·[组图]大陆第一美女模特
·[图]这就是人死后世界?
·女星中的九大混血妖姬









搜狐商城
 
·数码|iPod nano¥1799
·I T|1G 微盘特价¥399
·家电|飞利浦耳机特价
·家电|USB音箱5折
·家电|飞利浦耳机特价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