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分析:盖茨回击Google就靠奥齐 可再造微软?
  时间:2005年12月13日13:41   来源:CNET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即时新闻通知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回想一下互联网发展的第一回合。

  当时,计算产业的格局处于动荡变化中,一家很酷、高速发展的公司象征着新的秩序:网景。而微软则象是一匹行动迟缓、老朽的战马,它的强项是桌面软件,更象是1980年代的公司。

  当然,微软笑到了最后。它开始拥抱互联网,利用辛勤的劳动、创新、有力的策略击败了网景的威胁。微软的股票在1999年末创下了历史新高。

  现在,互联网正处于其发展阶段的第二回合。受Linux 等自由软件和高速互联网连接普及的影响,计算产业的格局再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目前,所有计算体验都可以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发布,而且通常是免费的或由广告支持的。智能的互联网软件能够将普通的网页转换为反应迅速的服务,象在硬盘上运行的软件那样对用户的击键做出迅速的反应,初创厂商甚至已经开始提供基于Web 的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而这一直是微软的优势。

  包括从IBM 到初创厂商在内的许多公司都是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支持者,但在计算产业这一革命性进程中的标志性公司是Google。

  微软呢?它再次发现自己受到了怀疑的包围,而后被认为是落后者,它的多名高级官员甚至向Google倒戈。

  近三年来,尽管业绩不断创下新高,微软的股价几乎没有任何增长,原因是其它公司赢得了面向未来的竞争。

  在上个月与《纽约时报》的官员和记者会晤时,盖茨被问到了一个问题:会象对待网景那样对待Google吗?

  盖茨微笑着回答说,不,我们将采取不同的策略。盖茨这次倚重的是奥齐。他担负着激励公司员工应对互联网服务挑战、重组微软业务的重任。

  分析人士表示,这次微软面临的竞争对手远比过去强大。Forrester 资讯公司的主席科罗尼表示,微软面临的问题是,软件的开发、发布、使用、付费都有了完全不同的新模式,这也是微软这次遇到如此大困难的原因。

  当然也会有乐天派。他们表示,大的技术转型会带来机会。但他们也指出,互联网计算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微软建立技术标准的力量,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微软也会从中得利,在1990年代就是这样。

  他们说,如果微软应对得当,例如推出在线版Office━━免费或由广告支持,它将成为互联网第二个回合中的大赢家。

  高盛的分析师迈克尔表示,微软扩展业务的机会是巨大的,但是,微软必须在其它公司蚕食其业务前扩展其业务。

  初一看,奥齐不大可能是应付Google以及其它类似厂商威胁的理想人选。他的手下只有很少的员工,对微软庞大的产品集团也没有直接的控制力。奥齐在上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软实力。

  很少有人怀疑奥齐的影响。麻省理工学院Sloan 管理学院的教授迈克尔表示,奥齐有着很高的声誉,而且是“空降兵”,得到了盖茨的信任。奥齐认为微软必须有所变化。

  奥齐是软件天才。他在1980年代就意识到,PC还是功能强大的通讯和协作工具,并领导开发了Lotus Notes 协作平台。1997年,奥齐创建了Groove,开发利用互联网P2P 技术的先进协作软件,在时间上远比Napster 超前。

  Groove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商业上却没有取得同样的成功。微软后来收购了Groove。多年前,在还是微软的竞争对手时,盖茨就将奥齐称作是最伟大的编程人员之一。

  在微软的一次高级官员会议上,奥齐对会议的主题━━如何应对计算产业的互联网服务转型、如何使它成为微软的机遇,产生了兴趣。微软企业业务部门的总裁莱科斯指出,在一个月内,奥齐就完成了有关软件服务化的计划。

  在接下来数个月的时间内,奥齐与公司产品集团的人进行了会晤,了解他们正在开发的产品。同时,他制订了一项计划,帮助微软如何利用互联网服务获得收入,整合新技术、新经济模式和传统软件业务。

  10月底,奥齐在一份长达7 页、5000多字的备忘录《互联网服务革命》中阐述了其计划。最初,它被用电子邮件发送给了微软不到100 名的高级官员和高级工程师,在11月初,它又被泄露给了媒体。在过去,微软也曾利用这样的备忘录向员工通报公司面临的威胁,激励他们战胜竞争对手。

  盖茨将这一备忘录与他在1995年写的一份备忘录《互联网浪潮》相提并论。他说,微软正处于与十年前相似的十字路口。正在到来的服务浪潮是极具破坏性的,我们正在面临着巨变。

  奥齐在备忘录中分析了互联网服务趋势、竞争,以及微软的优势和缺点,它表明微软必须如何改变。这一文档还是微软行动的号角,奥齐说,很显然的是,如果不这样做,我们的业务就将面临威胁。我们必须迅速、果断地作出反应。

  奥齐表示,尽管微软在数个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都专注于互联网服务和支持服务的软件。他说,Google显然是最显眼的。

  微软动辄以年计的软件升级周期也受到了批评。Windows XP的发布时间是2001年,而代号为Vista 的新一代Windows 还要等到明年才能够问世。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软件的复杂性。多名离开微软的工程师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奥齐强调了Windows 、Office等微软桌面软件的重要性,他说,互联网服务应当被主要看作是对产品不断进行升级和改进的一个方式。通过更快地在市场上推出产品,微软的软件开发团队也将感到高兴。

  微软还在有选择性地通过互联网提供Office和Windows 的部分功能。上个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 Live和Office Live。

  Windows Live使用户能够在一个地方管理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博客、照片、播客,Office Live 使小企业能够建立网站和电子邮件系统,为团队提供协作系统。奥齐表示,未来,微软在这一方向上将走得更远,以Web 服务的形式提供部分Office功能。

  这一新方法是对微软传统的捆绑策略的背离。微软的捆绑策略不仅仅出于技术原因,还出于商业原因。由于在台式机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市场上的份额都高达90% 以上,微软在这二种产品中捆绑了大量软件,并成为了业界标准。

  互联网服务代表着更开放、更具竞争性的商业模式。开放源代码应用软件基金会的总裁迈克尔说,软件本身将是免费的,用户需要为服务付费。对于微软来说,这是比1995年互联网崛起更大的挑战。

  最近的创新已经使得基于互联网的软件与桌面软件更相仿。许多初创公司都在提供互联网版的传统PC软件,其中包括开发字处理服务的Writely.com ,开发电子表格服务的NumSum、开发电子邮件服务的Zimbra和Scalix.IBM也有数百万名员工在使用、基于Web 的WorkPlace。

  通过以互联网服务形式提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Salesforce.com实现了高速增长。Salesforce.com的首席执行官马克表示,这些服务不会取代微软的Outlook 、Word、Excel ,但在未来二年内,Web 服务将蚕食Office的核心业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微软的业务会受到影响。

  科罗尼预测,未来4 年中,微软的利润率可能下滑40%。Google 已经推出了桌面软件和基于Web 的电子邮件服务,这二种产品都是微软的强项。尽管有兴趣,但Google在提供微软软件替代产品方面能够走多远还存在变数。

  Google上个月参加了开放文档基金会在IBM 公司举行的会议。在最近的数月来,Google还一直在与终端厂商Wyse商谈。它们谈判的焦点是通过电信运营商在中国、印度推出价值200 美元的Google计算机。

  Wyse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说,Google正在开发与微软桌面软件竞争的软件产品,它们更面向网络,更象是互联网服务。

  奥齐的观点是,微软的命运掌握在它自己手中,如果应对得法,微软能够在新一波互联网计算浪潮中增长并大获成功。

  他说,微软的战略必须是,开发工具和技术,简化互联网服务时代的软件开发,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使用户享受计算的乐趣。

(责任编辑:关美纳)



共找到 50,791 个相关新闻.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Maxthon中使用Google加速器提高浏览网页速度(12/13 11:13)
·关于Google的九个恼人事实:不知道都干了什么(12/13 09:40)
·微软将后来居上娶得AOL?短期将对Google不利(12/13 09:36)
·微软将后来居上娶得AOL? 短期对Google不利(12/13 09:29)
·微软反击Google 考虑拿广告收入与用户共享(12/13 09:26)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公社热图


·[组图]大陆第一美女模特
·[图]这就是人死后世界?
·女星中的九大混血妖姬









搜狐商城
 
·数码|iPod nano¥1799
·I T|1G 微盘特价¥399
·家电|飞利浦耳机特价
·家电|USB音箱5折
·家电|飞利浦耳机特价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