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2日,北京)微软亚洲研究院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协助高校培养优秀的计算机教育及基础科研人才。日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京宣布——正式启动“微软青年教授奖”项目。该奖项旨在发掘并支持国内高校在计算机科研及人才培育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学者,帮助他们发挥潜能,转化科研成果,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及合作机会,从而带动更多青年学者的成长与进步,为催化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升教学、科研实力及影响力奠定必需的人才基石。
微软亚洲研究院计划在三年内投入约1000万人民币,用于支持“微软青年教授”开展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相关的创新研究和计算机人才培养项目。“微软青年教授奖”的选拔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计划选拔15到20位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
为了保证该奖项的严肃性及可信度,“微软青年教授奖”项目特别邀请到8位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他们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韦钰、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北京大学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迟惠生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沈向洋。
作为高校计算机教育及基础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青年学者们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们热情澎湃、勇于革新,不仅在学术及科研方面展露才华,亦肩负着培养下一代计算机人才的重大职责。同时,青年学者的成长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他们也面临着广泛汲取知识、不断自我完善的多种挑战。闻此消息,著名的物理学家,诺尔贝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表示:“关注、培养青年学者是中国人才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具有延伸、推进中国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微软亚洲研究院能够关注到这一特别的群体,并在此领域做出如此大的投入。”
自1998年成立之日起,微软亚洲研究院便与教育学术界展开了广泛、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到目前为止,已与国内60余所高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协助高校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计算机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水平及基础科研的影响力。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博士说:“微软亚洲研究院启动‘微软青年教授奖’项目,不仅仅是对高校青年学者在教育、科研创新方面的成就致以我们最诚挚的敬意,更是希望借助微软公司丰富的研究资源,知识精英以及国际学术领域的重要影响力,为国内众多的青年才俊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 (责任编辑:十一点五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