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第一时间看了<达芬奇密码>,倒不是对电影有多期待,因为原著小说就没觉得真有多好,呵呵,只不过正好有朋友送了票,所以就去看了。(这里补充一点,关于这本书,可以有很多地方讨论,工作太忙,不想多写,只想说一句,即使是一流的惊悚小说,仍然和一部伟大的作品相距甚远,更何况这部小说的许多概念,我们的华人兄弟倪匡先生早就用过了。为此,如果有人回复,请不要与本人在这里讨论这本小说)
电影的选角,一半是和本人原来设想的差不多,郎-霍华德,自然是本片的第一人选,因他最擅长将闷片题材拍成经典,如讲消防员的<回火>,讲数学家的<美丽心灵>,讲航天员的<阿波罗13>,原作讲述历史文字过长,除非对欧洲文明史和基督教有较深了解的人,第一遍看,难免顾此失彼,要么令小说的悬疑程度大大打折,要么挂一漏万,难以理解小说提及的那些历史事件。唯有郎-霍华德的掌控力方面驾驭这样的题材,整部影片的表现,也确如本人所料,基本在霍华德的控制之下,一些可能闷场的地方,配上CG特技,将古代画面与现代画面重叠,营造奇幻气氛,还是比较成功的。影片整体也是一气呵成,从某些方面来说,一些小小的情节方面的改动,反而比原作更通顺,推理也更合理。(说实话,当初看这本小说时,就觉得有不少漏洞,呵呵,可能我看推理小说的习惯比较怪,碰到转折点或推理的地方,都会把书翻到起始点,看看前后线索倒底通不通顺,用这个方案看福尔摩斯和柯南,同样是毛病多多)
或许原作小说太过成功,所以霍华德基本未对原作进行大修改,第一场戏,小说中是发生在卢浮宫,为了避免与小说太相像,改成了兰登讲课,地点仍与小说中一样,其后的戏,就基本和小说发展顺序一样。因为电影的特殊性(好莱坞电影始终要和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并力求全球性),电影结尾倒数第二场戏,是新加进去的,是男女主角兰登和索菲讨论对信仰进行讨论的一场戏,采用的是现时比较流行的一种世俗化的观点,即不用一定要分清神是否真的存在,重要的是,唯有信仰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和强大,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觉得不孤独,始终有一股力量在危难时和我们一起渡过,在生活中引领我们前行。(看这篇文章的各位也不妨想一下,谁能在生活中总能给出你正确的方向,谁能在困难时,总能引领你走出危机)
这里要讲个小常识,因为在看片时,旁边的几位观众也没看懂,还胡乱解释。索菲被兰登确认为耶稣的后代,所以她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把脚放到了水面上,接下来还有一句台词,说"下回试试把水变成酒,或许会容易些(大意如此)",很多人的理解都是索菲想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圣经>上所写的耶稣的大能,可以将水变成酒(这是耶稣最重要的神迹之一),其实是不对的,这里索菲想试的是耶稣的另一项大能,即水面行走,这也是<圣经>里所记载的耶稣所行的神迹之一。因为没有成功,所以索菲才会说,下次试试水变酒。
说起演员,本片的阵容不能不说强大的,明星本身都是一时之选,法国的让-雷诺/奥黛丽-杜托,英国的伊恩-麦克莱恩,美国的汤姆-汉克斯都是这些年最红的大牌,不过,
个人认为,这些角色,除麦克莱恩外,都有更好的人选,让-雷诺演法希,恶感度不足,如何换成德帕见面迪约,效果会更好,他在<36>(二捕曲)里的出色表现,相信有目共睹,杜托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但小说中的索菲给人的感觉应该更成熟些,法国符合这一条件的女星很多,不用一一举例,演兰登的最佳人选一定是原定的在<美丽心灵>里演数学家小约翰-纳什的拉塞尔-克罗,看过<美丽心灵>的观众应该都不会否认,从气质上来讲,克罗远比汉克斯更适合这个角色。
(责任编辑:张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