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理清的是,这只是一个商业模式而已。”5月17日,一位国际知名咨询管理机构的中国区总经理向记者指出,只有中国才把印度的外包模式称为软件业,连印度本身都从来没有将其提升到软件业的高度。
但是,这并不妨碍在软件产业发展上,印度屡屡被国人树为标杆。 事实上,上述专家也同样认为,“但要看到,这个外包市场是多么巨大,中国软件业的确有必要重新考量软件外包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位置。”
时至今日,当中央将长期以来的“引入型”思路全面调整为“自主创新”并提升为国家战略的时候,面对曾经与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如今却已形成规模并发挥效应的印度,我们还要不要再向它看齐?
“中国软件业最缺自信”
《21世纪》:数年来,业界乃至政府有关部门都有同一个论调,那就是中国软件业应该向印度学习,中国软件业该不该学印度?他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学?
倪光南:学习印度经验是不错的,印度外包出口的成功,确实对中国很有吸引力,但同时,更值得中国学习的榜样却往往被“忽略”。
数据表明,印度现时的外包出口额是173亿美元,它大约有85万软件人员,人均产值约为2万 美元,这当然是很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微软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414亿美元,等于2.4个印度。微软只有6万名员工,因此,微软的人均产值约为 69万美元。也就是说,一个微软员工创造的价值等于34名印度软件人员。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不是人员的素质(在微软也有不少印度员工),而在于微软是 做基础软件的,印度是做外包的,微软在上游,印度在下游。
既然有微软这样的榜样,那为什么只说学习印度而不说学习微软呢?印度缺乏国内市场,走外包道路是不得已。而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为什么不学微软,不学美国,依靠内需市场的支撑,全方位地发展包括基础软件在内的自主软件产业体系呢?
这里的障碍主要不是人员的素质,也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缺乏自信,缺乏创新意识。在一些人看来,做基础软件是美国人的“专利”,似乎中国人只能为美国人打工。
徐少春:印度有其长处,但总是把中国软件和印度软件比,其实是对中国软件业认识上的一个明显误区,这会使很多人片面地把软件业和外包等同起来。其实,外包仅仅只是软件业发展的一个模式,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更好的模式需要我们学习。
印度四点经验
徐少春:外包模式要做得好,企业必须要形成规模,才能形成盈利。但无论如何,它终究只是整个软件产业链中利润相对较薄的一环,真正盈利能力高的,是那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软件产品厂商,以及专业为客户提供IT服务的企业。
靳国卫: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令世界瞩目,我们当然要学习。关键是学什么,怎么学。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盲目排斥。
我觉得至少有四点做法起码我们是要好好向印度学习的。
一是政策。印度为软件业发展提供的政策是非常宽松的,尤其是税收方面,这是其产业做大的第一动力,我们应当认真研究。
二是人才培养。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软件从业人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基本能够做到持续供应,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其人才培养的经验。
三是吸引外资。印度已经成功地吸引到一大批欧美IT跨国公司,在其境内设立外包服务机构和软件研发机构,而且规模很大,其引资政策和在控制成本方面的许多做法是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的。
四是在企业做强做大方面。印度的几大企业,如塔塔、Infosys等均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规模迅速膨胀,成长为跨国公司。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实际上,印度和中国的软件产业各有特色,某些地方我们还有印度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面向日韩外包业务的优势;比如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比如我们已经出现的庞大的国内信息化需求市场等等。只要我们能学他人之所长,同时充分发挥好我们的优势,中国软件产业赶超印度还是大有希望的。 (责任编辑:刘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