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IT市场垄断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国内的基础软件行业,市场被少数几家软件巨头所占据,已形成寡头垄断。如桌面操作系统领域,市场被MICROSOFT一家所垄断;数据库领域,则被ORACLE、IBM等少数几家所占据;中间件领域有BEA和IBM;办公软件领域则是MICROSOFT
OFFICE的天下。 虽然国内在各类软件产品应用领域,还没有形成明文的标准规范,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些垄断厂商的产品,并且逐渐培养形成较高的产品忠诚度,使得这些垄断的产品功能成为业内事实上的标准,而任何其他品牌的产品在操作和功能方面与之不同,则被用户认为该产品操作性差、兼容性不好,或者是功能不全等。
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其他软件厂商将很难在一种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竞争,甚至有些国产厂商将难以生存下去。长远下去,将不利于国内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信息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那么该如何打破这种垄断呢?其实在实现很多具体业务应用方面,有众多品牌的软件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根据不同行业业务的实际需求,制定一些基本的标准和规范,通过严格的测试,使得那些能满足业务功能的软件都可以进入相关业务部门的采购范围,这样将会给那些目前还很弱小的国产软件厂商创造机会,因为没有这些标准规范出台,应用单位将对采用国产软件存在诸多顾虑。一方面对国产软件不了解,害怕它会有很多问题,不能满足业务的要求或者是功能不健全、性能不佳等,另一方面害怕软件一旦出现问题,责任都落在自己的身上。而选择那些主要的厂商的产品,即使出现问题,别人也无话可说。如果这样的标准规范出台后,用户就可以放心的去选择那些符合规范的产品,即使出现问题,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通过长期的行业研究认为,到“十五”规划末期,相当一部分国产软件已经可以满足众多业务的基本要求,如在政府公文处理方面,支持绝大部分电子政务运行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方面等等,当前国内急需出台这样的相关政策,根据不同业务的具体应用,建立不同的标准规范,对那些可以实现该业务功能的软件进行严格的测试,通过该标准规范的软件则授权进入该行业的采购范围。这样政府将通过这些制度来正确引导用户对软件功能的需求。另外,由于国外知名品牌价格和服务昂贵,而国产软件价格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将会得到一些用户的认可。这样就打破了行业垄断,通过市场机制帮助国产软件厂商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国产软件成熟度的发展,使他们真正壮大起来,这种方式将比政府直接向国产厂商输血的方式更加合理有效。 (责任编辑:水涨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