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2—2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在中国大连举行。第四届软交会以“自主创新.国际合作”为主题,将全力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自主创新,以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国际交流合作作为核心任务。
本届展会将分别举办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年会、第四届中国国际IT人才教育培训高峰论坛等活动。
搜狐软件频道对第四届大连软交会进行全程现场报道。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穆荣平
主题演讲:构建IT人才专业体系及评价标准的若干思考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受大会邀请在这谈一下IT人才评价标准的问题。我本认不是压力的专家,但是做过一些研究,一个是电子通讯设备的竞争力,这是从产业的角度。另外一个从未来信息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就是未来20年技术的预见,谈谈未来得技术。在这两方研究的基础之上发现一个问题,从产业的角度来看,IT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外资占的比重非常大的一个产业,跟我们的航空航天完全不一样,航空航天大概外资的比例1%都不到,而我们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在70%以上。 从技术上来看,未来技术我们在信息电子通讯制造业,未来150个重要的技术课题来看,领先的国家150个是美国,只有一个是日本,在第二领先的国家里有一些是欧洲国家,中国和国外技术上的差距非常大,所以无论是从IT产业,还是IT技术来看,人在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在调查当中大家都认为中国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投入。我今天讲两块问题,一个人才发展的经验,一个是正确的专业体系的评价和思考。
大家都知道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是国际竞争的焦点,人才也是我们实现创新型国家这样一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既然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当中,大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他创造的财富也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所创造的财富大概只占36%,而在发达国家占67%,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一个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人力资源从体能到技能,到智能投入产出比也是大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在智能投入产出比他的社会收益最高,在技能上其次,体能上这种原始的再生产最低。
从IT技术的发展我在开场的时候已经说了,IT本身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我们IT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特别是IT教育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我们IT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从国外人才发展经验来看,第一是借助国际智力资源发展本国经济,这也是形成了共识,大家都知道德国是一个很传统的非移民国家,在2000年推出了IT人才绿卡计划,能够招揽一些国外的学子为德国IT产业,IT技术发展服务。第二个是比较灵活的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这里面讲移民政策也是政府的政策之一,当然也有重点投资培养战略所需要的人才,有一些政策层面和战略层面上的选择。第三个发达国家和我们转型时期的国家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他的任期制,合同制,这一条也是我们IT技术研究和开发当中必须要借鉴的一个重要人事制度。当然人才流动方面,中国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很多高端人才稀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另外一个,很多人员不愿意到企业去工作,这个刚才讲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部不到最优秀的人才,何已构建自己的创新能力。第四个是重视人才在创新实践中成长,也就是说注意研究机构,大学机构和产业结合,培养复合型,实战型高层次的人才。第五个经验是调整教育培养,满足发展需求,这一点也是像我们国家在不断的调整。第六个经验是增加科技投入,提供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这一个大家都知道,欧盟2001年在里斯本形成了一个战略框架协议,提出了他们研究开发经费占GDP比例提高到3%,当时2001年是1.93%,目的就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研究机构还有大量优秀人才跑到美国去,也说的他的工作机会,发展的舞台比较少,所以提供足够的研究开发经费是第一步,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配套政策。
IT人才专业体系与评价,刚才讲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IT人才专业体系决定了IT及其产业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发展的驱动力来看,一个国家,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也就是说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作为高级要素的人力资源,他发挥作用,怎么开发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也是这个论坛关注的焦点。人才队伍结构需求要多样化,我认为创新型国家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是创新型的,也就是说他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有创新型,有战略型,技术研究,工艺型研究,也有公关这样应用研究,还有产业化,也就是说所有的人才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这有一个图,我国创造单位GDP所对应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是美国的4.5倍,所对应研究开发人员数量也是日本的3.7倍,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实际上中国如果我们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创造GDP生产力所对应技术人才我们比别人多。我们讲现在IT人才实际上刚才倪院士已经报告了,一个是区域的不合理,当然结构也有不合理,还有层次上的不合理,我不再多说了。从一个微观的企业是多层次的,而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人才有不同的价值趋向,他才能够在一个集体里共生。如果用一种标准判断所有的人,只会把一部分人,跟你这个价值趋向不同的人气走或者挤走,这样的话一个企业和一个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这是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人才发展的正确思考,刚才我们也讲了,怎么样能够引导优秀的人才到企业,特别是IT企业去,怎么样能够使社会更关注产业的发展,而使企业的创新主体不仅仅是成为口号而是我们的主体。大家都知道在人才的问题上,我们以前政府有很多很多政策,比如说人才引进,希望你到我这个地方工作,给我你补助多少钱,你来了以后我们给你选拔变成什么拔尖人才,这是不符合我们市场经济的,对于一个人才本身,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补助费,他需要的是一个工作,一个舞台,他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像海尔说从赛马和相马的关系上看,宁可是赛马而不是相马。从人才培养上我们还是停留在重学历的传统观点,即使是我们东软还要强调发什么样的一个毕业证书,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够形成注重的是结果,而不仅仅是学历,那么这个社会的进步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最后我想从三个方面讲,IT人才发展首先是要增加投入,第一个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第二个是更重要是高级人才的实训,刚才上面的报告里也提到了,在企业里建实训基地,而且去年我们做中长期规划配套政策里,教育部也在考虑在提出相干政策指导性意见。
第二部分是设立专项的奖励,我觉得从人心里上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还有精神层面的东西,许多方面的奖励,对于激励更多的人到企业IT去工作,到IT研究开发机构,或者说到高校有不同的追求,我想怎么样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到企业去,这个奖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是加强评估检测,也说我们要增加投入,怎么样保证我们投入有效,从人才专项的投入,奖励的评估,人才需求趋势的检测等等方面,需要我们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体系和制度。这是我今天讲的主要话题,我今天核心的观点就是说,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限于我们教育部门,应该强调经济、科技和教育三个部门的协同,也就是说经济是基础,也就是说要夯实产业基础,要提高产业对人才的承载力,如果一个行业没有发展,培养的人才也是为其他企业培养的。第二个是加强资源的整合,这种资源的整合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提升教育培训机构的能力,也就是说提升他整合资源的能力,特别是整合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怎么样在企业建实训基地,怎么样在高等院校提供更好的,能够跟上技术发展潮流的课程,加强培训机构的能力。第三是对人才的激励。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韩建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