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数码-搜狐网站
搜狐数码频道 > 数字艺术-创意、快乐、分享 > 访谈·解读 > 人物访谈

多元文化--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长郭建超专访

  作者:倪鸿 摄影:杨桌梁 来源:中国艺术中心专访  

  新加坡美术馆作为亚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种多元文化的力量,在各个领域也启发着亚洲美术的发展, 为了加深南洋美术文化在中国的认知,我们抱着学习交流的心态专访了郭建超馆长,作为新加坡美术馆的馆长,他的文学,美术及对于南洋美术和中国美术史的深刻理解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其平易近人的性格也使访谈持续了一天.在此非常感谢郭建超馆长。

郭建超馆长(左) 和 中国艺术中心 倪鸿

  新加坡---多元文化之都

  倪:新加坡文化和中国文化是同脉相承,但是其中却不尽相同,请问这两种文化的互相学习的过程和共同进步的过程您如何言判?

  郭: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一个社会,新加坡的殖民历史和中国也很不一样,还有就是从殖民转换,像独立的历程也不一样,所以新加坡建国初始,就是一个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社会,就像我们谈到中国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基本上是一个对等的名词,可以对换的名词,但是在新加坡的话呢,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就很不一样,因为我们既然将多元民族放在重心,所以我们的民族性就不等于一个国家的认同, 而且当我们说文化有同样的背景,我们也要去思考一下所谓的同样是哪一方面,是二十世纪的背景呢,还是像”泛舟”一样下来的背景,这是很不一样的东西

  倪: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是新加坡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如何持续多元文化的交流?

  多元文化对于新加坡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在当今一个环球化的世界里面呢,就如我们这次的设计水墨展其中一个项目就是都市水墨,所有大的都市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都市,再加上都市之间的交流,使到呈现在当代艺术的方方面面,都是又有本地物质,又有国际性,而且重点都在交流上面,不是说大家都要走国际潮流,也不是说都要强调本地性,重点是两者之间的交流,能够做到多少,能够让本地的市民有多少认同,这方面我认为中国是做的很好的。

  新加坡美术---给亚洲艺术论坛一个想法

  新加坡的近代部分艺术家来自中国,这对于中新之间的美术交流应该是一个催化作用?

  我们去思考关于美术方面呢,新加坡的确在三四十年代受中国影响很大,为什么呢?因为新加坡近一代的画家基本都是移民画家,很多中国南方人,首先到上海,受到艺术院校的教育,然后到新加坡,所以他们的上海三四十年代的教育背景是一致的,但是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和新加坡社会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时新加坡还是一个争取独立的阶段,新加坡到六五年才正式独立为一个国家,当时就有一种多元文化发展的进程,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最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说,一些有中国二三十年代教育和审美背景的一些艺术家,他们怎样将这些基础带到一个多元的环境里去发挥,这个就像我们当前世界环球化的多元文化一样,新加坡是一个早的例子,刚好有那样的环境,比如水墨画走像抽象,中西美术不同的阐释等等,新加坡有新加坡的一个篇章,那么这个篇章就可以是我们和中国文化共同交流和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了.

  新加坡美术馆作为亚洲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美术馆对于亚洲美术来说,承担和发挥着她自己的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亚洲区的美术来说,新加坡美术馆如何掌好自己过去和未来于美术方面的舵,对于亚洲区的美术发展和美术馆如何做好一个表率?

  我们不敢说有什么模范和表率作用,不过我们新加坡美术馆确实希望和中国及世界多交流,所以我们8月份的时候和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合作,举办了新加坡收藏展,而且也希望借这个机会介绍东南亚的艺术给中国,这个问题要说来就话长了,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中国以前说东洋和西洋呢,二十年代初期,到东京去,到巴黎去,通过这些都市去了解西方艺术,但是南洋艺术和美术这一块是一个比较比等的一个交流,所以这段历史呢,东洋和西洋又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就开始来探讨这个问题,中国美术馆也有这样的意愿,我们通过第一次的新加坡收藏展来持久这种交流,那么今天我们又以水墨画为题,来和中国进行交流,希望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给整个亚洲艺术的论坛有着一个想法,有一种启发。  

  “水墨”是国际语言

  新加坡水墨画展这次在中国举办,并且来了一大批的新加坡当代艺术家,请您谈谈这次的活动?

  因为新加坡和中国同是一样的审美背景,现代的经历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做一个交流,关于新加坡这次的水墨展呢,我们有一样强烈的说法就是,其实水墨算是一种国际语言,它不是单纯说是中国的或是民族性的,通过世界上各种水墨艺术家的创作和交流,比如这次何香凝美术馆所展出的作品,也有很多外来的艺术家,用水墨的方式,根据他们对水墨的了解去创作的,以达到一种水墨的艺趣,所以我们不要说它是一种单一民族的东西,新加坡展以来,我们一直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我们希望通过新加坡展呢,也能够帮忙鉴证,水墨是国际的这样一种价值表现,

  这次新加坡美术馆的展览主题是“新加坡现代水墨”,想请您谈谈关于美术水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

  传统和现代是相对的阐述,关键看个人怎么用,我们选择用现代这个名词,国为这些艺术家虽然有些从传统出发,但有一些并不是从水墨的角度来切入,比如蔡逸溪就比较从传统的角度,冯雪珍她的背景是数学,大学是念数学的,毕业后再开始对绘画感到兴趣,她是比较从数理方面来思考城市水墨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呢,我们看到这些进展呢,二十世纪中后期的进展,我们可以用一个现代这个名词来概括,当然“现代”这个名词有着传统的成份,而且传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是对待传统的一种态度,就是说我们并不一定要跟着以前的一些做法来做事,但是这个“传统”是对于我们的创新的一个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呢,它既是传统又是现代,我认为不需要详细来探讨这个名词的本身的意义,不需要密闭在传统和现代这个对立的观念里。  

  美术--商业--市场

  美术和商业的联系日渐紧密,您怎么看待美术、美术馆、美术家和商业市场之间的关系?

  关于商业方面,我没有作太多的思考,因为毕竟是一个市场的状况,当然,艺术家能得到收藏家的支持,得到市场的支持,绝对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艺术家能更加放心的去创作不同的作品,当然美术馆的任务也很重要,它必须从一个艺术史,美学,艺术批评的角度来看,不止从一个商业的视角来看,所以这其中有着各种调剂作用,所以美术馆不要太快的参与这个商业行为,应该在长远的视角下,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看,他们之间有不同的功能,美术馆和市场不同的功能。  

  特别感谢您抽出的宝贵时间,希望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艺术交流越来越多,让中国更多的了解新加坡艺术和美术,让新加坡也更多的了解中国。谢谢您接受采访。

  同样感谢。  

  郭建超简介

  他毕业于加拿大新科斯金艺术大学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研究院。主要著作有:《新加坡美术百年史-汇流》(新加坡美术馆1996)、《东南亚现代美术》 [与周雁冰合著](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6)及多篇学术论文。郭建超于2002年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他是多个国际视觉艺术大赛及年展,如福冈三年展及爱马仕韩国艺术大奖的评审,也是新加坡在圣保罗及威尼斯双年展的首个展览的总策划人。郭建超同时兼任多个公共、视觉艺术及美术教育机构、委员会的重要职务,对新加坡及区域文化艺术发展提出具影响力的概念和意见。

(责任编辑:韩建光)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郭建超 | 倪鸿 | 文化 | 北京文化 | 胡人文化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