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方面,BD的业界支持力度显然是HD DVD不能比拟的,但单从HD DVD的角度来看,其产业链也是相当完整,只是不如BD阵营强大而已,理论上讲支持HD DVD的生存和发展没有问题,但面对BD这个强大的对手,业界支持的力量也将产生变数,就看HD DVD如果保持现有的阵营并进一步挖对方的墙角了。而从BD一方来看,其已经完全具备了王者之相,无论从哪个行业来看,都迫近了DVD时代的DVD论坛的水平,可谓生存无忧,剩下的就看能否继续将自己的优势巩固并发扬光大。在这方面,BD也并不是一点隐患都没有,比如BD影碟机的规范兼容性。
目前已经上市的,不管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BD影碟机,均没有达到BD 1.1规范子集的要求,身兼影碟机功能的PS3游戏机在画中画(PiP)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对于一台PS3这样的“电脑”来说,通过软件的改进来支持BD-Live是肯定可以的,因此这也是为什么说PS3是目前最好的BD播放设备之原因所在,也许画质不如一些高端的BD影碟机,但从规范的兼容性来讲,PS3无疑是最完善的。BDA现在已经明确要求10月31日以后推出的BD影碟机必须支持BD 1.1规范,即至少要支持PiP功能,而如果要支持联网功能,则必须配有1GB的本地存储,以保存下载的内容。现在北美市场上已经卖出的10几万台BD影碟机,没有一个支持PiP,没有一个具备本地存储,没有一个具备联网交互功能,有些产品甚至连网口都没有,这就彻底杜绝了通过Firmware升级来支持联网交互的可能性,至于PiP能否通过Firmware予以支持还有待考量,但从一些BD厂家的反馈中可以发现,这个难度相当大。这也意味着这些影碟机的用户今后无法享受到联网下载以及PiP的乐趣,BD标题的交互性也将大打折扣。
在HD DVD一方,从第一台HD DVD开始,就强制支持所有的扩展功能,这方面的确比BD一方做得更好。目前北美市场上已经售出的17多万台HD DVD影碟机,都可以做到完整的支持HD DVD标题的交互性。6月份,具备联网交互功能的《FREEDOM Volume1》发行,也预示着HD DVD这方面已经迈上新的台阶,而7月还有《血钻》(Blood Diamond)也具备联网交互功能,允许用户通过影碟机参加华纳公司的在线投票和评论。
也许会有人说,交互性并不重要,片子好,影音质量好就成了,可如果后两者是一致的,那么交互性也就成为了唯一的区别。在北美的一些AV论坛上,虽然《血钻》的HD DVD版本是COMBO格式,比BD版本贵5美元,但因为联网交互的功能,使不少中立的AV用户选择了后者,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300》的身上,因为HD DVD版加入了一个PiP导演解说,在影片放映的同时,通过子画面介绍他们是怎么在绿幕前表演的,这样的功能也让不少中立者宁愿多花5美元。
不过,BD影碟机有一点比HD DVD做得好就是,对1080p的支持自始至终,因为它一开始就是这么宣布的。所以在影碟机的推广上,1080p也一直是个主要的卖点,包括率先实现1080/24p直接输出(先锋的BDP-HD1),但在另一方面,强制支持1080p也在成本上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从东芝HD-A2影碟机(只能输出1080i)在折扣100美元降到250美元左右后,销量开始迅速上涨,并登上Amazon的DVD影碟机销售排行第一名的现象中,我们能感觉到,对于人数比AV玩多出几个数量级的普通用户来说,1080i/p的区别并不那么重要,关键还是在于价格。在同一价格水平上,这些用户才会追求更高的理论参数。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东芝承诺在9月份发布新的HD-A20和HD-XA2影碟机的Firmware,支持1080/24p输出,可见在配置方面,HD DVD影碟机目前比BD更为灵活,也更容易做到低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