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的救星?动态范围优化D-R
此前有朋友曾使用软件测试的方法,希望能量化α700的动态范围,不料得出结论是已经使用“万能灵药”CMOS传感器的α700并不理想。其实α家族的单反相机向来是“使用者的武器”“试验室的噩梦”,想用量化的方式展示这些相机的优秀设计,显然是对α单反家族的传统缺乏认识。比如此次α700对此前α100的D-R功能进行了改进,新的D-R动态范围优化功能使该机在实际拍摄中,应付反差较大的画面能够购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当然前提是用户必须正确的使用D-R功能动态范围优化功能。
α700这样的中档/准专业级相机,需要在实战中检验其性能
注:以下照片使用第2代美能达百微镜头拍摄(镜头由网友NOCL提供)
图A:如EXIF文件所示:D-R功能——动态范围优化关闭的效果
图B:D-R功能开到最大的效果:动态范围高级优化程度5
EXIF为证,上两图曝光参数完全一致,拍摄时间差了2分钟,只是由于笔者拍摄第二张在“高级D-R level5”状态下的照片时,不下心移动了变焦环,导致两张照片的焦距差了5mm,除此以外没什么区别。但是D-R功能的打开,使这两张照片给人带来了不小的视觉差异。不过我们发现,这张照片由于明暗部间曝光量差异巨大,因此打开D-R功能最高级“Lv5”后造成画面颗粒变粗,影响了画面的整体质感。看来D-R功能的使用需要斟酌着来,上面这组图体现了α700改进后的D-R功能的威力,但最终的效果并不是拍摄者愿意看到的。
(责任编辑: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