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扶持配合产业引导 昨日CRT辉煌将再现国内平板产业
“天时、地利、人和”——无论国产还是外资平板电视企业参与竞争缺一不可,在渠道以及CRT时代赋予的品牌影响力双方面上本土品牌小胜外资,“天时、地利”占尽。
高回报驱动平板电视产业 但亦伴随高投入、高风险
据信息产业部《2007年1-9月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9月份中国彩电产量达5687万台,其中平板电视产量占20%,在彩电总产量下降2%的情况下,平板电视产量同比上涨了8个百分点,产业发展力度逐年增强。从产品价值的角度来看,作为家庭必备家电更因为价格昂贵,平板电视在销售额上也超过其他家电类产品,在整个家电领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平板电视在几年内革命性的发展,尺寸、功能的进步速度远超CRT时代水平,虽价格始终保持下调趋势,但还是动辄上万元,对如此高投入、高回报也同样高风险的产业来说,平板电视产业就好似一块“烫手的山芋”,没有足够的实力,只能看别人把它吞下了。
有所不同的是,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产业与国内彩电行业相比应算作新进行业,国内企业步步艰难何谈优势,而国内彩电企业具有突出的传统优势,优势在于品牌影响力、在于渠道、在于售后服务,那么这些优势能否带动国产品牌企业轻松的吞下这块“烫手的山芋”呢?专家陆刃波指出:CRT时代的经验告诉我们,纯粹的依靠市场法则,单独依靠企业自身投入难以继续国内平板电视企业的绝对优势局面,财政扶持配合产业引导工作需落实到位。
竞争优势不明显 由表及里透视国产企业困难重重
市场份额作为重要的衡量企业实力的指标凸显其重要性,各企业均关注的一项数据。通过市场份额的比对,自05到07年以来,国产平板电视品牌的市场份额均保持在50%以上,然辉煌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国产平板产业存在的致命问题:上游产业链的缺失。国产平板企业深知这一点,京东方、上广电、龙腾等作为几大上游面板制造企业,拥有三条五代TFT-LCD面板生产线,但年产能大约为270万片,不及三星第五代及以上面板年产能的一半,建设高产能上游面板生产线又是国内某个企业或者是某几个企业力所不能及的,处于掌控先进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考虑,境外企业不肯将第六代以上面板技术向中国转移。上游产业链的缺失不仅会使中国丧失产品价格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自主研发的个性化的功能特点也无法在产品上得以实现,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整机产品技术和功能上缺乏差异,从而丧失竞争优势。
中国的平板电视终端制造企业更是长期以来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从产品的数量到质量,从销售到宣传,看似与外资品牌势均力敌,且想以此抗衡外资的信念也没有削减过,然企业的生产结构一目了然,摆脱不了上游关键性零部件造成随时带来的重重压力。
财政扶持配合产业引导 国产平板产业重现CRT时代辉煌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仍处于培育期, 液晶、等离子同需进军上游产业。专家陆刃波认为,从本土上游产业来看,整机厂商进军模组产业,需要两个关键要素的支持,一是要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地位明显,这样既保证了对整机产品的成本掌控空间,又可以将个性化新产品尽快推向市场;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技术能力要足够强,对必要的上游产业开发技术有足够的储备。现阶段,国产平板企业已经开始依靠国家支持初步开始建立新的上游产业,长虹的等离子屏生产线在08年即可得到投产,而液晶方面海信的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也已动工,整个国产平板产业都在努力进军打造完整的平板电视产业链。而从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合并项目来看,方向正确,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政府扶持力度,导致三大企业在利益、资金、技术等方面没有形成最好的融合点,现在看来合并后的效果“雷声大,雨点小”,可见政府财政支持不可缺少。
重走CRT之路,即国家通过组织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的专项,以整机和关键部件为龙头,建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为下一步再一次创造平板电视业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依靠国家支持的政策、资金等能够帮助国产平板产业度过难关,以“人和”之力打造具有垄断能力的国产平板电视产业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