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龙行天下”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昨天在同济大学结束了初评。10位专家从14000多件院校学生作品中筛选出300多件参加最终评奖。但专家普遍认为在规模庞大的学生作品中反映出了学生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
多有雷同
这次大赛以“龙行天下”为主题,要求学生重塑中华民族吉祥物龙的形象“将其以现代视觉传达的设计方式,来表现现在的生活”。
作为中国学生设计大赛中最重要的赛事之一,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近年来越来越吸引相关设计专业学生的参与。相比上届,本次参赛作品在数量上是一个飞跃。但在这么多投入热情的作品背后不难看出创意风格雷同、抄袭嫌疑较重的作品不占少数。
“从这些参赛作品,可以看到的不仅是学生的‘脸’,而更看到教师的‘脸’。”中国美院的范凯熹教授颇有些无奈地说,“我看到其中有两张作品风格非常相似,结果发现两位作者都是我的学生。”在他看来,虽然现在中国的设计教育规模庞大,但在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问题上还是没有解决。学生模仿老师、著名设计师的风格比较严重。同一位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在风格上明显雷同。评选的过程中,一位曾在日本留学的评委就发现一些作品刻意模仿日本名师的风格,不仅风格如此,连用色、元素的把握也极为相似。
就事论事
这次以“龙行天下”为主题的比赛,在题材的选用上给学生留下的空间比较小。
“在这些作品中,‘就龙说龙’的现象比较严重。”东华大学的徐恩源教授认为,大部分作品只在龙本身的外型上做文章,没有对其所体现的精神和意义上进行深入创作。“龙是一种传统的图腾,千百年来已经在人脑海里形成了几种固有形象。”徐恩源教授说,“形象上再突破,空间也不大,而如果从精神层面上深入,空间就很大了。”他认为,目前的学生设计显得缺乏发散的思维,这也是许多创意难以突破,难以给人心动感觉的原因。
在参赛作品中,有一幅平面设计,其呈现的画面是将一片面包上面涂的番茄酱巧妙地绘成龙的形象。许多评委对此大加赞赏。“面包和番茄酱的组合虽然是两样简单的食物,但其中蕴涵的精神含义从许多角度都可以解释,这就是它的成功。”一位评委说。
形式单一
作为视觉设计大赛,主办方在最初征集作品时考虑到能让不同设计专业的学生参加,不限制作品具体形式。但在收到的14000件作品中,平面设计几乎是绝大部分,此外的动画、DV等多媒体形式作品只有70多件。
“形式单一是老问题,往年的多媒体作品还比这届多,而在总体参赛作品数量剧增的情况下,形式上更加比例失调。”大赛的创始人林家阳教授说,“由于制作成本、难度和教学等因素,多媒体的作品数量受到了限制。”据了解,主办方为了在终评时不让作品显得比例失调严重,在这总共70件多媒体作品中初评出了30件,占总入围比例的1/10。这些作品将和其他的作品一起参加本月13日的终评。届时由冈特·兰堡、劳塔·斯伯利、林磐耸等6位国际设计大师组成的评委团将一一对这些作品进行考量。
( 责任编辑:韩建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