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苹果公司的咄咄攻势,索尼不得不向后退,以谋求反击。 昨天,索尼集团在北京宣布,其新的Walkman将支持可以从网络上下载音乐的MP3格式。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在苹果的压力下,索尼被迫开始走向开放,欲借此夺回失地。 索尼的选择实属无奈。曾经凭借Walkman称霸个人音响40余年的索尼正遭受苹果公司的严重打击。 去年,苹果的数码播放器i-POD狂销1000多万台。华尔街的分析师测算,iPOD的流行速度,已经超过了索尼最成功的产品Walkman当年最快的流行速度,并且其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又翻了一倍。目前iPOD是苹果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其销售额已经超过了苹果电脑。 这让索尼赖以成名的Walkman陷入绝境。昨天,记者再三追问索尼Walkman的实际销售情况,但索尼集团个人影像产品公司总裁古良三缄其口。 “实际的情况的确不太好,还是等方便的时候让公关人员告诉你吧。”最后,古良苦笑着说。在40多分钟的采访中,古良不停地擦汗。索尼内部曾经流传着“i-POD让我们焦头烂额的说法”。 不光古良,整个索尼都在冒汗。曾一度是日本高科技公司象征的索尼正陷入困境。其股票比5年前下跌了75%左右。在截止到今年3月31日的2004财政年度,索尼集团的赢利预计将下滑31%,仅为10.5亿美元。而规模相当的竞争对手三星电子,去年的赢利则达到了100亿美元。 华尔街将iPOD成功归结于其对网络音乐下载的营销模式。苹果的预测显示,今年,仅音乐下载的收入就有望达到4亿美元。 此前,索尼一直拒绝支持已经开始普及的MP3音乐播放格式。古良昨日轻描淡写地说,索尼在1997年的时候就有能力推出类似于iPOD的产品,但由于害怕MP3的流行会危害其大量的音乐版权,索尼一直拒绝支持绝大多数公司都认可的MP3。 华尔街分析认为,正是由于索尼对网络音乐的漠视,使其丧失了和苹果公司一较高下的最佳时机。 其实索尼多少也有些无奈。从传奇创始人盛田昭夫开始,索尼就相信“主宰了内容就主宰一切”,在发展电子消费产品的同时,索尼不断收购上游音乐和电影公司,并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消费电子从内容到硬件整条产业链的公司。正是由于得到上游内容支持其Walkman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累计销售超过2.5亿台。 但在网络时代,这一切都改变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索尼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么保护自己在音乐领域的知识产权却失去网络音乐市场,要么紧跟网络音乐而在知识产权遭受损失。执掌了索尼10年的CEO出井伸之一直想解决这种二元对立的问题,但直到其宣布离任时也没有能成功。 索尼能突破苹果的封锁吗?别忘了,苹果是在索尼称霸的40年后才成为另一个霸主。 ( 责任编辑:刘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