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集采将优化产业价值链体系——访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室主任庾志成
中国联通推出定制手机这一系列举动不免引起了业界的广为关注,那么联通采取的定制策略,对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这是否意味着定制手机会成为3G时代发展的必然?我国的手机厂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与国外的合作模式存在着哪些差异?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室专家庾志成主任。 记者:运营商与手机厂商通过定制手机而合作的方式在中国市场上已频繁出现,在今年年初,中国联通集团采购了300万部超低端CDMA手机,从移动通信发展的角度来看,联通此举意味着什么?
庾志成:中国联通公司以前也曾多次对CDMA终端进行集团采购,这样通过“集采”的方式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拿到CDMA手机,进而降低用户使用CDMA业务的门槛。大规模采购中低端手机表明了中国联通公司正在启动中低端手机市场,从而能够进一步满足农村市场和城市大众市场客户的需要。我们知道,自2002年以来,联通公司对于CDMA发展的定位一直基于高端用户市场,在高端手机市场占一定份额后,又积极发力中低端手机市场。可见,联通时刻在思考CDMA手机的市场定位问题。联通此举在一定意义上迎合了市场发展的需要,尽管可能会引起本公司C网与G网之间的竞争,但对于发挥C网的网络优势、巩固联通市场地位非常有作用。
记者:中国联通的大规模集采活动给CDMA手机生产厂商提供了很大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产品牌手机厂商的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内手机厂商在CDMA领域表现如何? 庾志成:从2004年底的情况来看,国内手机厂商在CDMA领域的表现一般。中国的CDMA终端销售情况,摩托罗拉和三星电子排在前两位。在国产手机厂商中,中兴和海信做得比较好,两家加起来大约占到市场10%的份额。
记者:从当前国外3G发展来看,终端基本通过运营商定制,这应该是3G业务发展的内在需求。请您分析在中国3G时代终端的销售和2G时代有什么不同? 庾志成:在2G时代,移动业务基本上是电话和短信,手机的通用性很高。一部手机在这个运营商的网络上可以使用,在其他运营商的网络上也可以使用。因此,在终端销售方面,设备商和渠道发挥了主体作用。在3G时代,运营商定制手机应该是一个大趋势。目前在3G较发达的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手机终端绝大部分是由运营商定制的。所以在3G时代,运营商将会在手机销售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比如日本和韩国,用户是在购买运营商业务的同时购买手机的,用户办理业务和购买手机一般都会到特定运营商的营业厅去。因此,日本和韩国的移动公司的营业厅非常多。在一些繁华地区甚至一条街上就有两三家代理店。 所以,在3G时代,设备商在手机销售方面的职能会逐渐弱化。运营商对渠道的渗透作用将非常明显。
记者:定制手机可以说是在移动数据业务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产生的,运营商在手机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那您认为定制手机在完成什么样的使命? 庾志成:当移动数据业务的收入成为运营商收入的主流时,运营商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就变得很重要,这就要求运营商积极把握并引导用户创造新的需求,以此引导用户使用新业务。在数据业务发达的国家,移动运营商进行终端设备销售的模式非常多。而在中国,由于数据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手机终端销售的主要方式是厂家自主开展营销,用户自由选择手机。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数据业务在中国将不断深入发展,运营商参与定制手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运营商开始推出定制手机,他们采取的策略是符合我国当前移动数据业务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在这个阶段,既没有必要完全介入手机销售,也不能过分依赖社会渠道。这样做,既借助了社会力量,又控制了终端定制和部分销售,达到渐进式地推动数据业务发展的目的。 而对于定制手机到底在完成什么样的使命这个问题,可以联想到中国联通CDMA业务发展策略带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是降低用户使用新业务的门槛,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或者叫引导消费,这对于定制手机来说就是最大的使命。
记者:您谈到在3G较发达的国家,手机终端绝大部分是由运营商定制的,那么国外的手机生产厂商和运营商是怎样合作的?这对中国的电信市场有哪些借鉴意义? 庾志成:在3G较发达的国家,移动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链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运营商所起的作用最大。例如,日本的移动运营商NTTDoCoMo和KDDI等运营商,每年都会出台一些技术规范,发给手机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生产的手机必须符合这些技术规范。因为日本数据业务的高度发达,各种新业务层出不穷,为了配合新业务的推出,运营商必须要求终端厂商进行配合,给设备商提出明确的要求,甚至要求厂商根据自己的标准和需求设计及制造手机。因此,手机厂商与运营商通常在产品开发之前就密切联系,特别是在终端技术、终端定制规范、配合特色业务等方面合作。 我们相信,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运营商与终端设备商之间的合作也会越来越紧密。 (责任编辑:韩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