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象”意图大规模采掘中国软件的人力资源
中国会变成印度软件的“劳工”集散地和全球化跳板吗
印度软件巨头落户中国已有三四年的光景,一直以来并没有做什么大动作,但现在他们开始动真格的了。 10月初,印度四大软件公司之一的Infosys公司表示,计划在中国招聘6000名程序员,以满足该公司科技服务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被称为迄今为止印度IT公司在中国最大胆的一次尝试。
对于这次“大胆的尝试”,Infosys公司本身依然没有大肆宣扬,但如果6000员工能真正到位,那么这家印度公司中国分公司的规模将与中国软件外包业的旗舰企业东软持平。对中国软件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
人才,还是劳工?
国内软件企业都知道,软件加工承揽为主的业务模式使印度软件公司大量需求能够熟练编程的初级软件技能人才。在印度,这些软件技能人才只要高中甚至初中毕业,经过规范的编程训练,就可以充实到大型软件生产流水线上。印度软件企业“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这些经过了职业化训练的、较低端的软件工程师。现在,Infosys显然打算在中国复制印度软件外包企业的运转模式,印度软件“包工头”即将大规模采掘中国软件的人力资源。
而目前,人才仍然是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致力于IT职业教育的北大青鸟APTECH对中国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大多数的软件企业规模都不大,并且人才结构普遍呈现出“纺锤”型特点,即位于业务中间层的技术人才相对较多,而高端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与底层的熟练编程技术人才普遍匮乏。普遍的情况是,中间技术人才甚至高端人才承担着大量底层技术人才所应该承担的简单重复性劳动,这样就使企业的整体发展受到了影响。
号称要为中国软件业培养蓝领人才的北大青鸟APTECH在近几年已经打造出近10万人的软件“蓝领”,但国内软件业的人才难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而此次印度软件巨头进攻中国的举动却极有可能在利用中国软件人力的同时,颠覆中国软件业的人才结构。“事实上,国内许多软件企业对印度以及欧美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的优势已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真正去实现这样的人才结构却还存在困难。”创智集团高级副总裁、创智国际总经理林惠春说,“一方面是囿于软件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传统用人观念所带来的桎梏。”
就在国内软件企业转换思路却没有取得太大成果时,大批中国软件人才却即将被纳入印度软件外包的流程体系里,成为这些印度巨头重要的软件“劳工”资源。因为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软件人才的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印度同类人才的40%。
抢单中国
“印度公司开始大做中国市场,对这一点我们毫不感到惊奇。”东软公司的杨吉平说,“中国软件市场这么大,他们想来做这里的生意是必然的。”与国内软件企业相比,印度的软件企业具有强大的软件加工承包能力,可以进行大型或超大型软件的编程。其业务主要以承接欧美等国际市场的软件加工和外包订单为主。而现在,这些印度企业似乎已不满足于只做欧美的外包业务,他们还要做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市场。
近几年,印度几大软件巨头都已来华建厂。除了觊觎中国软件的外包市场,印度软件巨头们似乎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林惠春说,未来10年,中国会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和欧洲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软件与服务需求市场,到时候全球2000强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会落户中国,并将服务需求带进中国。而进入中国之后,印度软件企业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软件及服务需求,从而占领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还能够更加方便地跟踪进入中国的全球500强乃至1000强企业。
许多国内软件企业认为,印度软件公司一直以来在欧美外包中独占优势,却在与欧美体系完全两种思路的日韩外包中不得要领。进军中国后,印度软件企业肯定会比以前更加了解日韩外包的需求,也很可能要从中国软件企业手中抢走来自日韩的单子,这就是其谋求成为“软件世界办公室”的策略。“争夺更大的业务流程外包业务空间、实现自身的全球化是印度软件企业落户中国的根本目的,而中国本地的人力资源则是其希望借助进入日本和韩国市场的筹码。”林惠春说。
谁能智造
印度软件业以外包专长的发展现状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最低端、凭低廉的人力成本获取利润。在中国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强调自有科技、自主发展的同时,印度软件企业显然也有同样的期许。
在不久前的一次产业论坛上,Infosys公司中国区CEO James
Lin说,Infosys去年一年新增了3万多员工,而对总有新员工进入的企业来说,要以同样的方式方法做事情,却不会让人感觉到混乱,制度建设非常重要。James
Lin说,中国软件业的人才是绝对不缺的,技术也是一点儿不缺,缺的就是制度化建设。在这方面胜出的印度软件巨头已经不满足于只活在软件价值链的末端,仅仅做软件加工,他们积极希望参与中国软件市场的竞争,就是希望在这个软件需求丰富的土壤上实现自己的升华。“印度软件企业已经从最初的软件编码承揽发展到开始走向产业链的上游,例如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等。”林惠春说,“而中国巨大的软件需求为印度软件企业提供了一次机遇。”
面对印度软件在自己家门口的竞争,中国本土的软件企业不无忧虑。但创智的林惠春则认为,情况不一定就那么糟糕,“与国外成熟的外包业务相比,我们可以通过向他们的中上游产业链转移而获取更多的国际经验和人才锻炼机会。2004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是6亿多美元,只占到全球外包市场的1.9%,我们还有很大的业务发展空间。”林惠春说,中国企业和印度企业相比各有各的优势,创智国际在2003年签约的客户美国OHL公司,就是在和四家印度公司共同竞标中最后胜出的。“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也许印度军团的入驻正是为我们带来大批欧美外包的机会。而在自主科技方面,中国软件企业相比与印度企业,还是具有技术端的优势的。”
但James
Lin也宣称,Infosys来到中国后肯定会有一个急速成长期,未来一两年会有上千人的成长规模。看来,中国软件企业与“印度象”们的真正角力还在后头。 (责任编辑:关美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