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5年截获的新电脑病毒总数翻番逾九成明显受商业利益驱动
网络安全犯罪直接损失逾10亿
新近出炉的《中国大陆地区2005年度电脑病毒疫情与网络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2005年截获的新病毒数量达到72836个,较2004年翻了一番,其中90%以上带有明显商业利益驱动的特征;且黑客、病毒和流氓软件的紧密结合已逐渐形成清晰的“产业链条”,而正规的互联网公司正日趋成为黑客和流氓软件的“第一推动力”。
公安机关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2005年,国内处理的网络安全犯罪近3万起,国内网民因为网络安全犯罪而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亿元。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成为网络诈骗犯罪高发的“重灾区”,按照GDP和我国网络应用水平计算,国内金融系统全年因网络安全犯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人民币。而据综合估测,中国2005年因网络威胁造成的间接损失高达数十亿元。
据分析,黑客其实是互联网应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人们只是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的时代,类似流氓软件的浏览器插件并未出现,因为黑客还无法通过黑客程序获取利益。网络购物、网络银行、网络游戏等产业的兴起和成熟,为黑客提供了利用黑客程序获利的空间。
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共截获“手机病毒”100余个。尽管数量比2004年有所上升,而专家认为,手机病毒不会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爆发。
据分析,截获的手机病毒97%以上都是基于塞班(Symbian)和微软(WinCE)两大手机操作系统。这就意味着价格高昂的“智能手机”成为手机病毒主要的“传染源”和“传染目标”,而其中大部分通过蓝牙方式传播。也有少数通过诱骗用户下载相关内容,或与电脑上安装的管理程序同步以及通过彩信等途径传播。
瑞星反病毒专家指出,目前手机的蓝牙适配器有效传输范围为10米。手机病毒要迅速传播必须在一个相对密集的区域,因此限制了手机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所以短时间内不会大规模爆发;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其他传播方式的出现,手机病毒所带来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网民如何防范黑客袭击?
专家提示“三大注意”
面对防不胜防的黑客突袭,反病毒专家在采访中给出了三条建议。
首先,用户在使用网络银行等新兴业务之前,应当先了解它的保护条款。专家提示说,大型商业银行通常有银行硬件密钥等一系列技术保护措施,而资金一旦丢失将有专门保险公司赔付。如果银行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保证,用户应当暂缓使用该银行提供的网络服务。
同时,不要在电脑上随意安装软件,尤其是从网上下载的软件。如果必须安装,须仔细阅读《用户协议》,看该软件发布者是否捆绑了“流氓软件”。
在使用网络银行、网络游戏时必须开启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并启用个人防火墙,且杀毒软件必须经常升级。
但专家同时指出,目前的法律还没有对“流氓软件”做出明确规定,杀毒软件厂商只能在技术上提供清除措施;只有在法律做出明确规定,用户安全意识全面提高之后,黑客程序和“流氓软件”才能得到根本遏制。
(责任编辑:关美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