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网站灰阶8ms和普通8ms的实拍对比
有了灰阶这个概念我们就能放心了吗?灰阶N毫秒相差大吗?同样号称“灰阶响应时间”,是指标越低越好吗?很多朋友看
了上述文字可能就以为只要是宣称灰阶响应时间,那就放心购买好了,但是这仍然是一个误区……我们来看看这个误区是如何形成的,这要从
灰阶技术原理上讲起。响应时间其实质就是液晶分子的扭转速度,要让液晶分子运动得更快,一般有以下三种办法:
1、增加驱动电压法:液晶分子的转动速度和电压有关系,电压越高,分子转动速度就越快。
2、改变液晶分子初始状态法:这种方法其实就是让液晶分子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一旦有“风吹草动”就立即作出反应,用以增加
响应时间。但这个办法不能无限制的实行,液晶分子不能太不稳定,否则将无法有效控制。
3、减小液晶粘稠程度法:液晶越粘稠,驱动起来就越费力,这和人多心不齐是一个道理。如果把液晶稀释一下,驱动就比较容易了,
响应时间自然能有所提升。不过液晶稀释以后会影响控光能力,响应时间虽然提升了,付出的代价却很大:黏稠度越低,画
面色彩越黯淡,图像细节也会变模糊,同时会产生轻微漏光的现象。这一点也是LG当初只在其S-IPS面板上采用灰阶技术的重要原因之 一。
鉴于2、3两种方法弊端颇大(有部分12ms产品同时采用了1和3两种方法,造成显示效果不佳,因此新面板在液晶方面已不多动手脚了)
,因此目前灰阶响应时间的减少有赖于加压,用面板厂家(比如友达)的表述为Over Drive技术。采用Over Drive技术的液晶相对主要是针对上升时间提供了一个overshoot电压(过冲电压),而这一瞬间的过冲电压实际上是经历了一次上升和一次下降过程最终回落
到目标电压的(这里的一个一般原理是:上升时间是明显大于下降时间的,因而缩短原有上升过程的时间可以通过提供一个更高电压下的上升
时间加上一小段下降时间来实现),可以看出over-shoot已经经过了一次上升/下降的转换,再加上LCD图像显示本身的一次上升/下降的转换,
叠加效应就会被明显地放大,“躁点”的现象就可能出现了。
此外,6bit面板在显示原理上本身需要通过“抖动”技术来实现16.2M色彩,再与overshoot叠加,画面显示也有可能
受到影响,尤其是“静态抖动”现象可能发生——这时,没有采用灰阶技术的LCD反而会有更良好的静态表现,这充分说明,加压也不是万能的
,更何况增大液晶单元盒驱动电压同时也会减小液晶的寿命呢?我们从AU那里了解到,实际上我们看到的TN 16ms、12ms以及8ms显示器的面板
都是一样的,之所以存在响应时间的差异,是因为后部的驱动电路以及是否应用Overdrive技术,实际上目前的Overdrive还远没有做到针对所
有的灰阶转换进行处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最后给出的Overdrive处理响应时间表上的数据实际上都是测试中
表现最好的部分。
我们发现,灰阶技术有利有弊,而且采用灰阶技术的LCD成本要高一些。对于8ms以上的灰阶显示器
上,要做到色彩和响应时间两全其美,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何况ms数一般也是最快响应指标,实际上多数画面上切换时间还是高于这
个标称指标的,因此实话说在LCD“最大全程响应时间”迈入1ms门槛之前,液晶还是没法和CRT比,但8ms以上对苛刻的游戏玩家来说已经完全
可以接受了。
(责任编辑:刘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