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事实你可能还没发现,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和手机“亲密无间”了。对很多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为身边最亲密的数码伙伴,就像你的纹身一样,24小时跟随着你。你把它放在腰间,握在手中,贴在耳畔……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大砖头”到现在遍布街头的MOTO V3,从当初可以当作床头柜用的“戏匣子”到现在可以塞到钱包里的iPod nano,一场衣袋里的革命正在悄悄上演。当APPLE用iPod将数码诠释为一种流行文化的时候,手机厂商也决定掀起一场革命,于是一股崇尚后极简主义的手机设计新势力来到我们面前。它有别于以往那些华而不实、喧哗浮躁的设计,它是一种张扬而不做作的自然美,是一种标榜却又内敛的心灵艺术。
后极简时代的到来
在人们的一切生活都被0、1数码所替代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与我们最亲密的工业产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对工业设计曾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论断:“对于工业设计每一分的投入,可以产生一千分的回报”。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调查显示,美国平均工业设计每投入一美元,其销售收入为二千五百美元。很显然,工业设计在经济战场中所显露的战斗力已经所向披靡。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现代设计主流风格“纯极简主义”发展到极度鼎盛时期,在接下来几年的持续风靡后,极简似乎走到了尽头。这是一个众生喧哗的年代,时尚的舞台没有绝对的权威,任何风格想统领全局都是徒劳的。汹涌的极简主义浪潮逐渐褪去,为了开辟出更新更广的设计天地,欧洲顶级设计师们纷纷摒弃没有趣味的理性设计,着力于对“后极简精神”的深度探索。
于是21世纪,盛极一时的纯极简主义开始裂变并寻求一个新的方向。那些直线、单一、更多的机械性有着太多工业化时代的冰冷,人们开始渴望复杂、微妙、暧昧、和更富有情感的东西。
巧克力“化”时代
“Less is More”依然是真理。只不过,各种风格的互补与发展超越了彼此的对立,在简单的横平竖直中适当地加入曲线,在绝对的黑与白中加入缤纷色彩,取得既是简洁的,又是感性的效果。设计任何东西,要走极端其实并不困难,难的是那种恰到好处的极致,而且还能够兼容。
这块来自LG的“黑巧克力”,浑身充满了后极简主义的质感诱惑,高抛光钢琴漆面的超薄简约机身,黑灰相间的魅惑红幻光按键设计,多一分而肥,少一分则儡,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被它那天使面孔和魔鬼身材诱惑,它就拥有如此倾倒众生的魔力。 无论黑夜还是白天,LG的“巧克力”都是人群中的焦点,它是彰显身份的另类饰品,它是标榜身份的时尚符号,它是我们的第二层品位“皮肤”,让我们总能找到聚光灯下的脱俗感觉。作为一款集后极简主义之大成的手机,LG“巧克力手机”为我们诠释了时尚化、人性化、娱乐化、身份化的手机设计新“四化”准则:简约而不简单的机身设计为我们提供了手机时尚化的例证;顺畅的半自动滑盖设计为我们诠释了手机人性化设计的真谛;而像iPod按键一样手感极佳且带有红色幻彩背光的触摸感应式按键则准确地传达给我们手机娱乐化的真实感觉;当你手握一部拥有以上所有优点的手机后,那么人凭“机”贵的身份化自然由然而生。
在这个个性高于一切的时代里,手机就是我们的名片,它是主人品位与生活态度的象征。LG“巧克力手机”毅黑色的外型配合黑灰相间的内饰,充分诠释了刚柔并济的内涵,优雅与性感兼备。而“巧克力手机”在使用功能之外,它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个性、时尚、装饰等附加功能,在视觉上、感性上和意像上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在这个手机的消费电子产品特征远远大于其通信特征的时代,将流行趋势和时尚特征转化为设计元素的LG“巧克力手机”无疑更能调动我们平寂了许久的情绪。你可以拿着这个后极简主义的“巧克力手机”, 俏皮的对你身边的那个人说:“叫我巧克力!”
(责任编辑:韩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