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业用户面对信息整合、多个系统无缝集成、系统开发成本过高等问题时,IBM、SUN等给出的方法是SOA。这是一套高瞻远瞩的解决办法,也是全球软件开发大势所趋。
但是通用的东西必然有其“够不着”的地方,打个比方,傻瓜照相机让很多人不用去学摄影了,但是却牺牲了许多专业光学相机才能抓拍的特殊效果。 而且,中国的信息化和欧美国家相比,更有其参差不齐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国行业用户越来越强调其行业特点和企业个性,越来越需要解决集成、拓展、业务和市场的适应性时,一个尴尬的现实便不可避免: SOA并不是包治百病良方。要破解中国信息化的“整合问题”,服务提供商还需要再挺进一点点,找到SOA向行业融合和传统技术、SOA技术兼顾并落地的方法。
用户需求挑战:如何应对复杂整合?
一位制造业行业CIO在着手上马信息化二期工程的时候,遭遇了前所未有三个挑战:老板要求降低IT支出、早期上马的信息系统需要进行复杂整合、新的业务类型开始出现,这三个挑战环环相扣但又互为牵掣,让人无从下手。
事实上,这是大部分不同行业的CIO所面临普遍问题,尽管平台化、构件化已和中间件技术已经初步缓解了应用系统内部的可靠性和效率问题,也基本可以解决应用系统之间数据层面的互通问题,但面对日益膨胀的公司业务规模和快速的变化,公司对支持“复杂集成的行业支撑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业务集成和支持复杂集成的贴近行业特点的个性化和适应性通用构件的部署。
面对这一普遍需求,很多ISV和SI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机会与压力,尽管他们已经对行业深刻了解,也非常希望推出自主的适应性产品,但在产品选型和方案咨询方面,他们可以参考的东西相对来说要稀缺很多。这不是简单的数据库选谁的产品,网络设备选谁的产品的问题,更多的是要解决实际需求的复杂整合问题。
所幸长久以来,致力于挖掘中国行业本土应用的SI对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与整合中如何定位中间件的应用、如何设计应用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他们缺少的,仅仅是一个针对应用系统整体整合阶段中的技术框架指导,用于清楚地描述使用何种技术来解决单个应用的构建、应用的有效整合以及应用适应业务变化等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OASIS会议,以SOA和整合为主题的全球会议论坛上,就SOA如何真正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全球SOA落地的最热点问题。也就是说,在SOA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全球使用传统中间件技术的应用非常的普遍,传统技术如何向SOA技术过度,两者在不同的行业需求背景下如何很好的配合和融合,相互替换,协调共存,这种模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存在,并逐渐的发展。这其实就是解决最大限度的复用问题,进而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我们需要“渐进版的SOA”架构。照此“渐进版SOA”体系结构来规划和设计其所专注的行业应用和解决方案,使之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实现技术积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满足行业特性:仅仅SOA是不够的
SOA的路线图从哪里开始?具体如何落地?放眼国际,已经形成了几大流派的SOA,IBM、SUN、ORACLE等技术领袖,都有“自己的SOA”。据此看来,SOA只是一个箭头,下面的路该怎么走,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进行。
如果说,SOA只是一个箭头,离应用还有一定距离,那么,进一步说,SOA离具有行业特性的复杂整合距离更远。从SOA热潮中不难发现,SOA作为一个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的技术体系,其倡导把业务当成服务,服务之间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集成,更偏重在松耦合结构的应用集成方面,解决系统的集成和扩展问题,并不跟行业的具体业务相关联,仍然存在着一个针对行业特性的缺位。
SOA的诞生主要是解决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但它并不是面向业务方面的,而这也是最关键的。另外,能不能实现业务的扩展和业务的集成,这是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现在的系统如何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如何迎接对拓展性的挑战,怎样根据业务快速的满足市场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策略的话,是很难解决的。而SOA显然难以满足这些行业特性、行业复用等问题。市场和应用需要面向行业提供行业领先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如服务模型、支持配置和扩展等等。而这些,如果仅仅有SOA是显然不够的。
因此,如何解决SOA在中国信息化中的“整合问题”,依然如同高悬在所有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力斯之剑。
BOA:完成最后一公里
针对以上难题,一直专注于自主研发、深耕行业多年的中国中间件领导厂商东方通给出了答案——BOA。
2005年12月16日,东方通(TongTech)推出了“面向业务的体系架构”——BOA(Business Oriented Architecture)。BOA=Business+SOA,可理解为在SOA技术和传统中间件基础上分享行业经验,利用传统技术和SOA技术来实现对业务系统通用构件的部署,使得SOA与行业应用真正融合,告诉用户什么层次的系统该选择使用什么类别的中间件和中间件技术,使应用系统架构最优、扩展性最好、成本最低。BOA除了满足“SOA”和传统中间件技术外,更整合大量的满足本土用户的应用经验,使得大型软件的开发、部署更加贴近应用,能更好地满足中国日益膨胀的“行业支撑平台”的需求。东方通的这一举措获得了SUN等国际巨头的积极响应。
BOA的思想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基于东方通在中间件领域10多年关键业务信息化的成功经验。目前,东方通已经成功建设了建设银行短信银行服务系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PICC数据大集中系统等。几乎囊括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所有主要银行客户,并且其产品和方案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卫通、交通部、农业部、国资委、发改委、计生委、国家电力等多个关键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当这些丰富的行业应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结合东方通的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方法论,终于从量变到质变。
“一直以来,中国的软件界有很多零碎的技术观点,比如说协同开发,套件,以及一些构件化思潮,而BOA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东方通总经理牛合庆说。“ BOA作为一种体系架构,同时也是SOA的衍射,与SOA并不对立。SOA是BOA架构的一种实现策略,它首先要求复用、集成性,其次要求能够直接解决客户的应用问题。与SOA相比,BOA更加面向‘现实业务’,这对建设行业共性支撑平台十分重要。”
据悉,在BOA三层架构——自底向上依次为基础中间件、集成中间件和VSP层中,VSP(Vertical Solution Package)即行业解决方案套件,无疑最为核心。BOA面向业务主要是通过VSP来实现的。VSP是面向行业或领域的共性功能模块,解决行业或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各种中间件产品和VSP遵照BOA架构有机的整合,就可以形成对行业或领域的应用进行支撑。
对于用户来说,BOA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可以快速开发面向行业的应用,提高效率;快速适应业务的变化,应对变革;而且还可以充分和正确的利用基础技术,降低成本;使业务系统可以方便的集成和扩展,整合应用系统等资源;同时也能为产品厂商确定技术与产品的发展方向提供支持。
而ISV和SI如果按照BOA的架构来实现应用系统,至少在三个层面上获益:一,形成更多的产品化应用套件或功能部件,避免重复性开发。二,按照VSP这一行业发展方向走下去,行业应用开发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三,逐渐把一个项目的实施分解为设计、选择、搭建、实施等步骤,集成商和ISV的定位进一步细化和分工,就形成了新完整产业链。
“从种种迹象来看,BOA可以说是一个突破创新性体系架构”,一位业界专家认为,“它完成了SOA在中国行业用户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将给用户带来直接好处,还有望成为未来的行业标准,同时,更标志着软件行业‘面向现实业务’的技术和应用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据悉,近年来,中国中间件厂商正集体突破,把一度一统天下的IBM和BEA的领地压缩到不足40%。BOA的提出,必将进一步加剧二大阵营彼消此涨的进程 (责任编辑:韩建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