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Intel正式推出了酷睿2双核(Core 2 Duo)系列处理器,其中就包括了即将在这个月量产的笔记本处理器Merom,同时Intel也宣布了另外一个消息,他们不会再继续开发奔腾的任何新产品,这也宣布奔腾时代的结束。奔腾(Pentium)从1992年正式命名以来,已经有着近14年的历史,基本我们最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奔腾这个名字就一直陪伴我们,那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奔腾的历史。
|
Intel公司成立于1968年,格鲁夫(左)、诺依斯(中)和摩尔(右)是微电子业界的梦幻组合 |
Intel的处理器最开始的命名并不是奔腾(Pentium),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这是第一个可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四位微处理器,它包含2300个晶体管,随后英特尔又推出了8008。1974年,8008发展成8080,成为第二代微处理器。8080作为代替电子逻辑电路的器件被用于各种应用电路和设备中。 1978年英特尔公司生产的8086是第一个16位的微处理器。这就是第三代微处理器的起点。
8086微处理器最高主频速度为8MHz,具有16位数据通道,内存寻址能力为1MB。同时英特尔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人们将这些指令集统一称之为 x86指令集。以后英特尔又陆续生产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进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仍然兼容原来的x86指令,而且英特尔在后续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后来因商标注册问题,才放弃了继续用阿拉伯数字命名。
1992年10月20日,在纽约第十届PC用户大会上,葛洛夫正式宣布Intel第五代处理器被命名Pentium,而不是586,这个命名在当时出乎许多人预料。事实上,Intel公司对此更名早已是“蓄谋已久”。在此之前,由于386、486系列产品性能出众,AMD与Cyrix生产的处理器也以这些数字命名,INTEL虽大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按照法律,数字是不能用作商标名称,无法注册。英特尔当时的高管,素有“偏执狂”之称的葛洛夫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要命名586,就请从我身上跨过去”——充分显示了Intel管理层重新制定品牌战略的决心。
Pentium最初级的CPU是Pentium 60和Pentium 66。早期的奔腾75MHz~120MHz使用0.5微米的制造工艺,后期120MHz频率以上的奔腾则改用0.35微米工艺。 1996年奔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继承了57条多媒体指令集MMX的多能奔腾 (Pentium MMX)诞生,相信大多数步入而立之年的人们那个时候都在上大学,估计很多人都能记得妈妈叉这个有点戏谑的名字。多能奔腾在原 Pentium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改进,新增加的57条MMX多媒体指令,使得多能奔腾即使在运行非MMX优化的程序时,也比同主频的Pentium CPU要快得多。这57条MMX指令专门用来处理音频、视频等数据。多能奔腾拥有450万个晶体管,功耗17瓦。支持的工作频率有:133MHz、150MHz、166MHz、200MHz、233MHz。
1997年4月7日 。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II处理器。内部集成了750万个晶体管,并整合了MMX指令集技术。此时,英特尔 Pentium II架构已经从Socket 7转成Slot 1,并首次引入了S.E.C封装(Single Edge Contact)技术,将高速缓存与处理器整合在一块PCB板上。Slot 1的Pentium II晶体管数为900万,并且具有两种版本的核心:Klamath与Deschutes。1999年1月,Intel推出奔腾III处理器,它采用0.25微米制造工艺,拥有32K一级缓存和512K二级缓存(运行在芯片核心速度的一半下),包含MMX指令和Intel自己的“ 3D”指令SSE,最初发行的PIII有450和500MHz两种规格,其系统总线频率为100MHz。 2000年11月21日,Intel 在全球同步发布了其最新一代的微处理器—Pentium4(奔腾4)。Pentium4处理器原始代号为 Willamette,采用0.18微米铝导线工艺,配合低温半导体介质(Low-Kdiclcctric)技术制成,是一颗具有超级深层次管线化架构的处理器。
而现在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Pentium成为了历史,不会再有后续的版本出现。
(责任编辑:梁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