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今年以来,平板电视的价格就像失去了控制,各屏幕尺寸的平板电视价格屡屡触底。加上今年家电连锁巨头的收购合并加快,特别是国美收购永乐以后,原有的三足鼎立之势变成了国美和苏宁双寡头竞争,为了增加销售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两家连锁巨头又将战火引向了价格战,更加剧了今年平板电视的价格下跌。而对于平板电视厂商来说,他们成为了无休止的价格战的牺牲者,现在平板电视的利润低到让人难以想像的程度。面对这种局面,多家国产品牌彩电企业在上海结盟,决定坚守价格“生死线”,国庆平板电视的价格变化出现一丝悬念,厂商们的举措能否如愿呢?
·一台彩电仅赚几十元,国产品牌结盟控价
这几年平板电视的价格一直呈现出走低的趋势,这点可能很多消费者都知道,而今年的价格下跌的特别快,超出了很多人的预计,就连笔者也感到比较吃惊。虽然说随着平板电视的量产和普及,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成本降低是肯定的,但这段时间以来的价格下跌却超出了常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对消费者来说这真的是好事吗?
·今年平板电视的价格已经是一降再降
其实对业内的人士来说,彩电行业的低利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而这种恶性情况发展到今年变得尤为突出,真实的情况说出来可能几乎不会有人相信。今年9月初,第四届中国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展览会高峰论坛上,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表示,现在平均每台电视的净利润仅为20元,虽然说有点心理准备,但这个数字还是让人感到难以相信,觉得可能有些夸大其词。而随后其他一些国内厂商却都认可了这一说法,一台电视只赚几十元,卖电视不如卖白菜,一台赚四五十元是奋斗目标,看来电视利润低并非是一两家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弊病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国,2005年我国共生产彩电8283万台,占全球市场的45.5%,出口近4000万台,而在辉煌的背后彩电行业的利润水平一直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和国内厂家卖一台电视只赚几十元相比,国外的同行利润率都在10%以上。其中的原因,除了行业的激烈竞争之外,还有就是核心的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厂家不不得不花费高昂的代价来购买,而终端市场的价格竞争,使得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家电连锁为主的渠道商在价格波动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厂商可以发挥的空间却日渐压缩,特别是今年家电连锁渠道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百思买入主江苏五星,国美并购永乐之后,价格战愈演愈烈,最终都将压力转嫁到了厂商身上。
目前国产品牌32英寸液晶彩电平均单价为5800元,37英寸的平均单价为8900元,但十一黄金周期间肯定要被家电连锁企业大幅降价,国产彩电企业几乎全线亏损,如果再陷入恶性的价格战中,整个行业都将受到惨重的打击。面对这种局势,几天之前在家电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多家国产品牌彩电企业在上海结盟,并达成最低价格共识,无论家电连锁企业如何强硬,十一期间绝对不参与亏本销售的价格战,面对家电连锁商的“价格大棒”,国内家电厂家终于决定联起手来坚守“价格生死线”。而这对消费者来说,似乎并无什么好处,价格越低花的钱越少不是很好吗?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在平板价格的异常变化中,消费者同样是受害者。
·仅仅看见价格雪崩,消费者也是受害者
很多消费者对于购买的心态都是,只要听说又降价就会很高兴,不管自己将来是不是要买这一款,降价总是好的,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都将目光投向了哪些促销和降价的信息,在选择和促销之间很多消费者都出现了认识的偏差。促销只是一种销售手段,并不是我们选择商品的关键因素,为了促销品而选择某款产品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也是最不提倡的,选择的促销产品是不太熟悉也没有被列入计划中的产品,这种做法显得不太适宜,毕竟我们选择的是产品,产品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因为降价才显得超值。而商家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错误心态,就以更大的降价来吸引消费者。
一方面是过多的考虑价格的因素,另一方面就忽视了对产品质量、品质以及服务的追求,而这种表现不仅仅出现在消费者身上,家电厂家也受到影响。就连国内享有盛誉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CEO张瑞敏都表示,国内家电大连锁,近年来表现出强大的吞吐能力,由于其销量非常大,国内家电制造企业往往要满足大连锁的要求,与企业最本质的东西——顾客的需求,越来越远。为了满足家电连锁企业的要求,不断地提供更低的价格,产品的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产品质量是家电企业的生命,而低成本和高质量要求的矛盾越来突出,而家电企业为了扩大销量,满足连锁商不停打价格战,最后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实际上最终受损的还是消费者。
·各大家电卖场已经为国庆大战做好了准备
近年来平板电视出现质量问题的事件时有发生,维修也屡屡受挫,而由于平板电视并不包括在“三包”条例以内,消费者含冤无门,权益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其中也和家电产品价格异常地不断下降有关。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依照平板电视的价格本身不应该出现如此的降价趋势,那么这其中的问题又出在哪里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很多消费者都忽略了,那就是售后服务。国内目前很多消费者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产品的价格,最好的证明就是商场外面大幅广告大多数都于降价有关。大家通常都只关心产品卖多少钱,同类的又卖多少,购买是否划算,但是却没有几个人关心过售后服务。商家不提及并不等于不重要,一件商品的价格不仅包含了商品本身的价格,还包括了售后服务。
表面上商家不断降价,但实际上心里谁都清楚,他们是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的,看起来价格是很低,“让利”、“降价”、“打折”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但是这“利”是恐怕不仅仅是指商家的吧?虽然说薄利多销很有道理,实际上商家只不过是将消费者本应该享受的优质的售后服务当成“利”再让给我们而已,消费者被暗中摆了一道还以为是占了便宜;而这“价”呢?恐怕也不仅仅包括价格,而且包括了消费者应该享受到的服务吧;“打折”就更不用说了,价格是“打折”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会跟着一起“打”掉了。
·渠道大权旁落,厂商左右价格为时已晚
虽然这几家国产彩电企业已经联手遏制目前平板电视价格下跌的趋势,但更多的厂家表示,商品的定价权在渠道商手中,作为商家只会投入自己的资源进行促销。笔者在家电连锁卖场走访了一下也看到,降价促销的信息和往年相比有增无减,不仅仅是平板电视,MP3、数码相机、高端手机、洗衣机、空调等等都逃脱不了被疯狂甩卖的命运。而且考虑到了城市的消费水平和人们的认识程度,各个家电卖场都将第一轮甩卖的重点放在了数码产品上,平板电视的价格命运可想而知。
在家电卖场,一大批打折样机已经开始五折甩卖,其中既有等离子、液晶精品,还有传统的CRT彩电,21英寸彩电价格甚至低至360元、450元,所有打折的样机,都是LG、索尼、夏普、三星、松下、创维、海尔、飞利浦等市场上的主流品牌。由于创维彩电没有配合某家电连锁商的促销活动,一款液晶被降价1000元,虽然创维发现后进行紧急控制价格,但仍有近50台彩电被强行售出,而这款彩电的成本在5000元以上,卖出一台就要亏损一台,而随后又引发的跟风事件,又有多家国产彩电商的同类产品也被降到5000元以下。
·家电连锁商的价格控制,外资品牌也同样受到影响
降价的同时成本却在不断上升,以32英寸的液晶屏为例,近6~7个星期单价上涨了100美元左右,超过整机价格的10%,但市场价格却一直走低。虽然价格联盟宁愿断货也不能让32英寸和37英寸液晶电视出现低于4999元和7999元的价格,但在苏宁,通过其软硬兼施,各个击破,已经率先把多款32英寸液晶彩电降到4999元;国美也把上广电一款42英寸液晶彩电降到4980元;永乐表示将把TCL、康佳、创维、上广电、长虹、海信、海尔、厦华、夏新9家彩电品牌32英寸产品降到5000元以下,一款37英寸的合资品牌液晶彩电甚至降到7000元以下。家电连锁商的种种举措,使得刚成立的国产彩电价格联盟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
在价格上,现在更多的是家电连锁商说了算,而厂家说话的分量变得已经是无足轻重了,而究其原因就是渠道大权的旁落。在不久之前,曾经就出现过格力电器脱离国美渠道的事件,当时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很多当时力挺国美的厂家也许现在都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现在海尔集团已经开始考虑自建渠道,逐步减少对家电连锁商的依赖,这就是一个信号,企业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对于目前的价格联盟来说,就以国庆期间来讲,现在厂商要想左右价格为时已晚,如果不能脱离对家电连锁商的控制,价格的崩溃只是早晚问题。
(责任编辑:张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