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相关厂商看三大产品的发布:
软件:在Vista方面,借着操作系统平台的更换众多软件需要升级和换代。这将给软件的销售带来了极大的促进,大多数软件厂商都表示欢迎。
在Office方面,相关的厂商着反应较为激烈。
虽软金山公司产品在微软的Vista上有紧密的合作,但负责WPS事业部的金山副总裁葛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WPS
OFFICE将在2007年上半年推出全新的2007版本。”
他还透露,就在11月20日,金山办公软件WPS Office产品已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农业银行将以上千万元的价格采购金山软件的WPS
OFFICE 办公系统。“在企业市场上,就真的是和微软硬碰硬的竞争,我们压力很大,但也有很有信心。”
葛珂说,“我们的目标是在2010年,占据国内办公软件40%的市场份额。”
硬件:
硬件厂商几家欢喜几家愁。由于Vista要求的硬件规格比较高,所以用户面临升级问题,大多数用户可能不会考虑购买新的电脑,转而升级硬件,这就让配件生产商欢天喜地,与之相较的却是PC厂商的心酸。
有调查显示,今年下半年那些希望升级到微软最新Vista操作系统,而又不愿购买新电脑的用户,将造就价值3.7亿美元的硬件升级市场。过去三年在美国销售的约3700万台PC的处理器足以运行微软Vista系统。这3700万用户中,有10%左右可能升级操作系统。他们将购买平均约100美元的硬件,所以美国硬件升级的市场价值约为3.7亿美元。
为了升级电脑,用户需要更换显卡和内存等硬件配置,从配件厂商处购买配件,大概只需花费250美元就可以将PC升级到Vista。如果选择更换新的电脑,那么花费大约为1000美元。随着Vista系统在全球推广,这种低成本升级所带来的商机会益发扩大。
目前,全球90%的PC都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旧有机器难以完全支持新系统,所以操作系统升级将带来PC升级热潮。用户选择低成本的升级可能令戴尔、惠普等PC制造商感到非常不爽,如果用户纷纷购买新PC则让他们收益颇佳。
而著名分析调查公司Gartner近日更是语出惊人:Windows 2000用户如果不做好准备升级Vista,等待的将是“灭亡”。
Gartner表示,此前该公司发布的Vista升级分析报告被媒体曲解,误传成“不必在2008年考虑Vista”的谣言,Gartner真正的推荐建议是:Vista升级准备刻不容缓,尤其是对Windows
2000用户来说。
Gartner预计很多公司需要花费18个月来完成Vista最后过渡工作--从Vista出货开始算起。期间工作包括:获得独立软件供应商支持,系统测试以及其他升级工作。2008年前还没开始进行实质工作的公司将难以在2010前完成过渡。
双面微软
微软往往向世人展现它的两面。一方面,它雄心勃勃,让竞争对手又敬又畏。而另一方面它又温情脉脉,让合作伙伴获得甘露般的温暖。
现任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施密特曾经感叹:“我和微软竞争多年,但是从没有意识到微软已经变得那么强大。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它已经是一个品牌和美国国民意识的一部分。”还有分析人士说到:“和微软作战就好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令人望而生畏”;而另一方面,微软常说,IT生态系统对微软至关重要,因而它尽心尽力帮助产业中的合作伙伴解决各种问题,助力他们成长。
2003年9月,微软中国技术中心(CTC)正式诞生。按照中国技术中心总监申元庆的说法,中国技术中心的使命就是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搭建中国IT生态系统的平台。
为“没有门路”的厂商解决问题
2004年12月25日,握奇公司产品经理胡鹏从来没有感到如此巨大的压力。握奇是总部在北京的全球排名第五的安全芯片厂商,当时他们的USB
Key产品在连接到客户设备后导致windows蓝屏。这是一个50万个数量的巨额的采购大单,如果不能在2005年1月1日前解决产品的问题,他们将失去这个巨大的订单。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胡鹏焦急万分。一天后,他找到微软中国技术中心,请求微软的技术专家协助解决这一问题。CTC的技术专家和胡鹏的产品团队一起连续奋战了三天,问题终于找到,原来是该产品的基础代码中存在问题。之后进展顺利,问题迅速被修复。“那些天真是紧张极了,当我把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提交给客户时,我记得正好是最后期限的前一天。问题解决了,订单保住了,悬在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了地,我对微软中国技术中心的感激之情是难以言表的。”胡鹏告诉记者。其实,握奇和CTC从2004年开始一直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胡鹏说:“CTC为许多‘投师无门’的厂商找到了出路,拉近了微软和厂商之间的距离。”
在CTC里,合作伙伴们拥有他们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他们和微软的工程师一起解决各种技术问题。随着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发布日期的日益临近,围绕着Vista的合作已日益成为重点。这对于微软来说也十分重要,因为微软除了完成自己的软件编码工作之外还要考虑如何让其它的软硬件更好的和Vista兼容,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Vista
生态系统
“我们都是没有什么门路的厂商,要测试我们的产品需要准备很齐全的测试环境,如果没有CTC,还真不知道上哪里找齐这些设备”胡鹏说。
为Vista扫雷
早在今年年初,CTC就着手策划和准备围绕着Windows
vista的一系列工作——为全球除英语国家以外的软、硬件厂商,在vista推出前扫清最后的障碍。
“火车就要开了,你赶快要准备好,你到底要不要上车?”CTC总监申元庆每天大部分精力投在本地软硬件合作伙伴的沟通,除了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注意之外,他领导的团队也帮助软硬件厂商尽快解决和vista的兼容性及稳定性问题。
针对中国市场,申元庆告诉记者,为了配合Windows
vista产品的发布,CTC已经在全国各地举办了超过500场的技术培训和动手实验活动,而专门针对Vista的有超过120场。其中约有4成的沟通会和活动是针对相关的软件OEM合作伙伴,而6成左右的针对硬件厂商,包括OEM和IHV。
“我们从3月份开始对硬件厂商开始做密集的宣传和合作。同时把目前市面上的设备做搭配并做检测,看看硬件厂商是否都准备好了。但结果发现有很多问题。”CTC硬件创新实验实经理赵靖宇告诉记者。
3月份CTC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城市举办了设备可以运行(Devices Just
Work)为主题的活动。62家公司的超过了100个周边设备参加了Vista的插入测试,结果只有7成的PC外围设备可以成功的Vista系统上工作。CTC意识到情况很严峻,要构建一个和谐的Vista生态系统,还有大量的的工作需要做。
紧接着到5月,微软首次在中国举办了WinHTC。这是美国WinHEC大会在中国的延伸。6位美国总部的专家针对在Devices Just
Work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对69家公司的193人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动手实验该活动强调“技术的创新不是软件厂商独享的权利,硬件厂商也可以有很多发挥的余地。”
9月份,微软邀请了不少OEM、IHV和ISV合作伙伴,在Windows Vista RC1
平台上测试他们即将发布或者刚发布的产品。结果终于让人满意,有8成以上厂商的产品可以在vista平台上顺利工作,“CTC也很欣慰看到半年多来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个初见端倪的Vista生态系统这个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
在Vista RTM临近的时候,11月初,CTC举办了一场Windows Vista徽标认证的活动,旨在帮助合作伙伴了解Windows Vista
徽标计划及测试标准。由于所有参加认证的产品有600页的认证标准需要重头至尾、全部通过,如果没有专家指点,厂商们会感到力不从心。通过这次活动,不少厂商成功地获得了Windows
Vista的徽标认证。微软Windows硬件徽标程序团队经理Raghu
Ram告诉记者,“从这次活动中,我亲身体验到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对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决心,我相信微软的徽标计划将会为助力他们打开国际市场。”
中国的Vista相比XP,Vista有2715个新增功能。在美国的微软总部每个星期都有关于“你最喜欢的功能”的票选。但几乎每次票选的结果都不一样,每个人对自己最喜欢的功能感受都不一样。
“一旦使用了vista之后,就不会回头了!”软件工程师赵鸿涛在3个月前开始试用Vista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但对于它来说,最吸引他最多的,除了半透明的界面,还有Vista中专门为中国人设计的部件。“汉字的显示漂亮太多了,还有很方便的中文上网的支持。”
赵鸿涛在Vista中看到汉字字体是微软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微软雅黑”。而这些字体也是微软中国技术中心开发出来的,这反映了中国技术中心的另一个重要职能—Made
for China
(为中国制造)。“开发工作非常辛苦,而且每个汉字的投入在100美金左右”CTC总监申元庆透露。而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的文字在windows中输入和显示,微软中国技术中心特别雇佣了几个少数民族语言专家,同时,微软内部有一位藏文的专家,为了更好解决问题,还在开发期间往来穿梭于北京和西藏之间。
输入法的改进也是CTC的贡献之一:过去XP输入汉字需要做切换,同时输入英文的效能比汉字的效能要高,同时精准度最高。但是现在,Vista中将从最低层入手,实现不同语言的无缝切换。
申元庆告诉记者,微软中国技术中心在合作中力求帮助中国整个产业生态链实现从量向质、从国内到国际和产品差异化的三大转变。
(责任编辑:韩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