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哲高
2006年最后三天,火爆的液晶业界再爆重磅消息。国内三家液晶面板生产集团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突然联合发布公告称,三方将进行TFT-LCD业务整合,统一运营三集团旗下的液晶面板业务。
面板老五“迎难而生”
面板产业从“南北战争”走到“南北联合”是业界乐于看到的。记者曾分别致电京东方和上广电,有关内部人士表示,目前三方只是签订合作意向,具体的细节有待三方商谈,包括是三方出资成立新的公司还是某一方“吃掉”另外两方,新公司的选址,是否上马更高世代线,等等,最后的“合同”要等到今年6月30日前才能最终签订。
但“整合”的好处是看得见的,最大的特征是极大地提高生产规模。目前,三家公司各拥有一条五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其中,京东方液晶面板产能为每月8万片,广电NEC为每月9万片,龙腾光电设计产能每月9万片,目前至多开出3万片。三家公司合并后市场规模可以达到每月20万片,这种生产能力相当于目前全球产能的6%,位居三星、LG飞利浦、友达、奇美之后,与中华映管相当,如果龙腾光电产能提升到9万片,合并公司的规模将超过中华映管,位居全球第五位。
此外,合并可以加强三家公司专业化经营能力。目前,上广电、京东方都有15英寸、17英寸和19英寸的液晶显示器面板产品,但是多个产品生产会提升运营成本。上广电在15英寸面板生产方面有优势,而京东方生产17英寸面板的成本至少比上广电低5美元,合并之后,就可以采取专业化生产,这样既会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也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摊薄费用。
但合并也许不会如想象中那般容易。中原证券分析师时红认为,三方的分歧可能会在新公司的股权分配,外资股权如何处理,以及平衡地方政府利益等方面。
京东方董事会秘书仲慧峰表示,由于各方势力相当,三方将采用组建新公司的方式,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光电分别参股新公司。上广电一位内部人士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坦陈,跟龙腾光电之前有合作,跟京东方则需要磨合。由于上广电和京东方分属于上海和北京两地政府,龙腾光电又属于江苏昆山,因此,各地的利益博弈显然会比较复杂。
总之,3家公司都是五代线,产品也大多雷同,互补性并不是很强。因此,专家认为,技术运用如何组合做到最为合理,产品分割如何组合做到成本最低等等,三方心里并不是十分有底。
“烧钱行业”抱团取暖
合并似乎成为面板业的主旋律。就在半年前,此次三方合并故事的两位主角龙腾光电和上广电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再往前追溯,友达与广辉的合并以及三星与索尼的合作都在业内掀起波澜。而近日有传闻称,排名第四的奇美正在与台湾另一厂商TPO display商议并购时宜,群创光电和翰宇彩星也在计划合并。
液晶产业的生存法则是“规模=生存”。DISPLAY深圳代表处市场总监张兵说,液晶面板产业投资巨大,目前的竞争态势依然是规模的竞争。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的合并,将对台湾的二线企业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不光是投资第6、第7代线的资金实力,而且还有争取客户支持的能力。
根据公开的资料,目前三家公司都面临巨大的资本压力。京东方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债务总额高达126.27亿元。去年上半年,京东方曾高调宣布参股深圳聚龙光电,上马6代以上线,虽有创维、长虹等终端厂商“合围”,但聚龙12亿美元注册资金至今仍未筹集到位,使京东方不得不考虑弃南往东。
龙腾光电主要股东——昆山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宣炳龙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已在5代生产线上投入约6.99亿美元的龙腾光电,还有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正在积极寻找资本合作。
上广电也同样面临资金紧缺问题。此前上广电原计划同夏普合作建设一条新的6代或者7代生产线,合资计划已经谈到了签字的阶段,但手中没钱,银行也不敢大规模放贷,在这种情况下,上广电最终寻求新的“三方合盟”。
液晶领域相关专家认为,在三家合并之后,就有可能重新获得银行的支持,得以继续投资下一代的生产线。在TFT-LCD领域,如果没有钱投资建新的生产线,最终只能出局。奇美电子电视面板处处长陈立宜表示,目前液晶面板的竞争正进入寡头时代,动辄30亿美元一条线的投资对于小规模的企业是无法承受的,要想继续生存,他们就必须联合起来。
终端厂商静观其变
对于三方的合并消息,国内液晶电视终端厂商均表示谨慎乐观。厦华总经理助理魏自力认为,合并有利于做大中国液晶产业链。面对日韩以及我国台湾面板厂商的逼人气势,大陆面板厂商唯有联合才能迎敌。他希望三地政府积极协助,尽快促成合并。长虹数字平面显示公司总经理陈宁说,目前中国液晶电视产业整机强前端弱,联合能提升整体实力,抗衡进口面板产品。他强调,三方的联合不但有力抵御日韩产品,增进终端厂商的成本控制能力,关键是能进一步完善国内液晶产业链条。
当然,三方的合并从短期来说对国内液晶电视终端厂商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三家的生产线都是5代,目前只能切割26英寸的液晶电视面板,其主导产品依然是15英寸、17英寸和19英寸的液晶显示器产品。而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液晶电视的主流尺寸已开始从32英寸、37英寸向40英寸以上扩展,26英寸已经成为小规模产品。而液晶显示器也开始向20英寸、22英寸扩展,因此,合作三方的主流产品15英寸、17英寸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刘丹表示,上游液晶面板的“跌价”损失已经成为液晶电视厂家面临的最大风险,厂家必须提高产品的周转速度,从研发、采购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必须缩短时间,因此康佳在采购方面的原则是优先选择速度快的面板供应商。他希望三方合并也许能够提高供应速度。
中华液晶网一位分析师则认为,三公司的合并很难改写国际液晶市场的格局,短期内影响是有限的,这三家国内企业的产品只限于显示器这部分。当然,后续的影响要看将来的投资动作了。
在竞争对手看来,即便三家公司合并,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三家公司合并后的产能仍然不够大,对我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友达光电相关人士这样评价道。
(责任编辑:水涨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