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电子商会进行的调查,2007年国内平板电视需求增长开始趋缓,国内品牌仍然占有优势,但销售额与外资品牌相当,优势减弱。
今年市场需求将达750万台
2007年国内平板电视需求增长放缓,预计全年需求量将在750万台左右,占整个彩电市场需求的40%。
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国内城市平板电视市场需求已经达到一定规模,2007年的需求增幅开始放缓。在750万台的市场需求量中,液晶电视需求量增幅明显,预计比2005年增加250万台;等离子电视需求平稳,预计比2005年增加25万台。
调查显示,在经历了2004年之前的市场培育期、2005年的启动期、2006年的规模扩张期之后,目前一线城市平板电视的需求已经趋于平稳,品牌竞争格局也相对稳定,未来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知名度、性价比、渠道网格和售后服务等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
国产品牌优势趋弱
经过几年的博弈后,平板电视国产品牌的优势正在趋弱。2006年国内品牌的销售量占到了63.4%,但销售额只有51.9%,已基本被外资品牌赶上。
调查显示,目前参与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竞争的品牌有大大小小30多家,从品牌数量构成上看,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各占一半。
2004年之前,国内平板电视市场规模较小,外资品牌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2004年后,国内品牌迅速崛起,市场份额全面超过外资,2005年已形成完全相反的品牌格局,外资品牌仅占20%多。2006年平板电视销量国内品牌仍然占有优势,但销售额与外资品牌相当。
相比于传统的CRT市场,平板电视市场竞争品牌趋多,现在正在进入规模竞争时期,但已经出现了品牌集中的趋势。国内等离子电视市场,品牌已经比较集中,松下、长虹、海信、日立四个品牌的销售已经占到整体的60%。
平板电视毛利率在30%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电子商会组成的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研课题组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销售毛利率都在30%以上,保证了彩电企业最基本的净利水平。平板电视仍然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2006年底,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赛诺市场研究公司联合发布报告指出,今年9月,市场上国产32至42英寸液晶电视的净利润竟都为负值。报告预测,随着液晶电视所占销售份额的增多,明年甚至将引发彩电市场的全行业亏损。这份报告公布后即遭到了业界的质疑,厦华、康佳等彩电企业高层普遍以上市公司报告作为做液晶并未亏损的证明。
调查显示,按照屏幕占平板电视整机成本65%至70%计算,用平均销售价格减去整机成本后,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销售毛利率都在30%以上,这就保证了彩电企业最基本的净利水平。
大尺寸平板电视受青睐
调查显示,大尺寸的平板电视正在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其中40英寸以上大屏幕平板电视的购买预期接近40%。
随着平板电视技术日臻完善,“大尺寸”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从32英寸以上,到37英寸以上,再到40英寸以上。这反映出消费者对大尺寸彩电的强烈需求趋向。
据介绍,随着大尺寸液晶屏的量产,大尺寸液晶电视的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尤其是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和等离子正在展开激烈的竞争,等离子电视需求将维持在35%左右,占整个平板电视需求的15%。
由于产品尺寸丰富,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液晶电视销售已全面压倒等离子电视。报告预测,未来市场发展会呈现一种差异化的营销,液晶主推46英寸、47英寸电视,等离子将专注于50英寸电视。这些高价值的产品将为企业带来高额的单品利润。
(责任编辑:龚伦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