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t特约评论日前,iSuppli和DisplaySearch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三星超越夏普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大液晶电视厂商。据iSuppli统计,三星以14.6%的占有率居第一,荷兰皇家飞利普公司以13.4%居第二,夏普公司为13.3%,索尼为12.7%,韩国LG电子占7.6%。
昔日的王者,如今被三星、索尼等竞争对手赶超。这是否意味着,夏普将失去核心竞争力,液晶电视市场也将斗转星移,风云突变?
非也。笔者认为,从目前的形势分析来看,三星和索尼取得的胜利只能说是暂时的,而液晶电视市场两大阵营对抗,群雄角逐的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格局下,夏普仍有可能东山再起,重夺市场头把交椅。
首先,夏普电视市场的品牌优势尚无人能及。品牌的威力是巨大的,品牌的优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从目前全球电视消费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来看,夏普仍是姣姣者。特别在液晶电视行业,夏普扬名已久,已在用户心中定格。尽管索尼和三星在技术创新方面进展神速,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但其品牌含金量仍然没有全面超越夏普。在选购液晶电视时,夏普仍是用户最为关注的品牌之一,不论从技术品味,还是售后服务方面,夏普在广大的电视用户心目中仍然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记得我家1987年购买的第一台彩电就是夏普的原装货,尽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它不得不光荣退役,但其性能仍完好如初。而这种品牌的信誉度仍在夏普液晶电视身上延伸,用户形成的这种忠诚度恐怕一时半回很难根除,这也是三星和索尼巩固暂时领先优势的一个很大障碍。
其次,夏普正在强化业务试图东山再起。对于目前的失利,夏普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积极调整,伺机东山再起。夏普坚持技术创新,在业内引导着技术潮流。今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CES展会上,夏普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108英寸超大屏幕液晶电视,彰显其技术创新的强大实力。为了重新获得液晶电视市场的领先地位,今年1月中旬,夏普宣布将提高规模为6630万美元的墨西哥工厂的产量,同时提升日本国内一条新生产线的产量。夏普总裁KatsuhikoMachida表示,在2007年年底,夏普还将把波兰工厂的液晶电视月产量提高三倍,达到每月30万台。今年,公司的目标是向全球市场销售900万台液晶电视,比2006年的销售量提高50%,将全球4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市场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从目前的12%提高到40%。如果一切如夏普所愿,今年将是夏普液晶电视的翻身年,而三星和索尼获得的短暂优势很有可能在夏普的攻击下消失。
第三,竞争对手各打小算盘无法合击夏普。从竞争对手阵营方面来看,夏普的对手众多,而主要的则是三星和索尼。而三星和索尼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长期对抗。他们一个是电子消费业的先驱,树大根深;一个是后起之秀,势如破竹。索尼意识到,与其与三星死磕下去,还不如化干戈为玉帛,或许还能帮助自己重新找回电视业内的王者光环。同样,处在上升势头的三星也希望借助索尼的影响进一步巩固自己的LCD实力,实现问鼎王者宝座的夙愿。一个想急于脱困,重振雄风;一个想乘势而起,再创新高。合作是大势所趋,是形势逼人。因此,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索尼和三星于去年组建了松散的战略联盟。但是,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双方的联盟,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在具体的操作中,索尼和三星仍在为各自的地盘而相互压扎,并没有起到扼制共同敌人夏普的实际作用。
鉴于上述三层原因,笔者认为,夏普、索尼和三星在技术水准和生产规模上几乎处于同一层次,这种如影随形的竞争和针尖对麦芒的对垒一时还难分仲伯。因此,索尼和三星的领先也只能说是暂时的,而夏普的失利也决非战略层面的失利,其仍有可能卷土重来,收拾旧山河。今后,液晶电视市场,谁执最后的牛耳,恐怕盖棺才能定论。
(责任编辑: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