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
μ 725SW上最显眼的并不是镜头或者其他,而是3枚螺丝,这3枚螺丝非常牢的把覆盖在机身中央的拉丝工艺的金属材料固定在机身上,想来这也为其防水和抗震性能做了很好的保障吧。机身表面和设计的相当简洁清爽,几乎所有的功能部件都设计在了上方,中间部分只是OLYMPUS的LOGO及产品型号、特点和像素的字样。
跻身上方左侧的小凹槽是自拍提示的LED灯,通过LED闪动的频率用户可以知道离拍摄还剩多少时间。μ
725SW3采用了潜望式镜头设计,3倍光学变焦范围38-114mm(35mm传统相机等效值,最大光圈范围F3.5-F5.0
),采用10片8组镜头结构,包括3个非球面镜片和一枚ED镜片。
在机器顶部,POWER和快门,被设计在一个有坡度的金属条的凹槽内,既不显得突兀也让拍摄时食指在凹槽部位得到良好的手感。
μ 725SW机身背面2/3的地方是被2.5寸11.5 万像素的LCD占据,对于这块LCD,我感觉色彩方面比较不错,柔和,偏暖色调,只是在晃动取景时容易产生残影现象,在高光照情况下,LCD显得不是很清晰,而且像素也不是非常高,不过它提供增亮技术功能,使得用户在低光照条件下拍摄时可更加容易地构造所需的拍摄画面,由于增亮技术可通过自动增加液晶显示屏图像的亮度以克服屏幕取景可视性差的问题。与以前的机型相比,即使亮度只有原来要求的1/5,也可在液晶显示屏上清晰地辨认被摄体,可拍摄出与影像一致的照片。
屏幕右侧最上边的2个变焦按键在回放时则有着不同的功能,(WIDE)广角边焦按键可以在回放时切换多种多图浏览模式(在菜单介绍部分我们会做出详细的分析),而(TELE)广角边焦按键则可以在回放照片时对其进行最大10段的放大。在两个变焦按键正下方的红色LED灯,会在开启机器、读取相片、USB数据线连接时闪动。
再往下会看到一个集3个模式于一身的拍摄模式切换按键,它的作用分别为:第一个正常拍摄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通过配合下方5维导向键中间的功能键来切换AUTO(自动)或者是P(程序自动暴光)模式来拍摄。
排列在拍摄模式选择键和回放键右边的是不小的一个扬声器,考虑到μ
725SW的防水特点,我担心其扬声器时候因此音量会偏小,所以特意试听了一下,却发现即使把音量开到最小,依然可以在不是非常吵杂的环境中甚至是水下听到播放的声音。
5维导向按键似乎已经深得人心,厂商也不愿意做大的改动,方向键上下左右分别为手动曝光补偿按键,(12秒)自拍定时按键(回放时为删除按键),微距按键,闪光选择按键。
最下方两个为菜单按键和“轻松打印“按键,“轻松打印”按键,可直接连接PictBridge兼容打印机,并可方便地打印出选定照片。
打开机身的侧面的盖子,里面是USB2.0接口,发现盖子内部有一圈橡胶垫来保护USB接口,防止其进水。并且在这里配有一个方便挂绳的金属配件,想想也是,如果在水下操作,总不能老是拿这机器,挂在脖子里比较方便,这点还是很人性化的嘛…机器底部也有同样的盖子,内部则是电池及存储卡插槽。内置了19.1MB内存,方便用户在用完XD卡时有更多空间拍摄。
对于μ725SW的整体外观91×58.7×19.8的身材并不显得臃肿,可以算的上是苗条了,而全金属的机身149g的体重让我觉得真的是厚实!
厂方采用吸震材料对μ725SW镜头单元进行了衬垫,以获得更加出色的防护性能。相机的电子元件被安装在特殊的悬浮系统上以协助将冲击隔离开,机身外表面的构造也格外坚固,以防止相机意外坠落时机身开裂。
冲击损坏始终是造成相机故障的首要因素,如果选用了μ 725SW,当相机从用户的口袋或钱包中滑出或用户进行剧烈运动时相机意外碰撞到其它物体,则完全不必过分担心相机会受到损伤。该相机简洁而时尚的设计通过独具一格的品质、华丽和金属强度而得到进一步增强,精细的表面和独具光泽的金属涂层则为相机添加了额外的吸引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