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数码-搜狐网站
搜狐数码频道 > 完美手机生活尽在此处-搜狐手机频道 > 手机新闻-手机生活

手机就是数码相机 手机带来新闻摄影新格局

文/黄文

  近年来,在世界新闻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在于新闻图片采集过程的平民化,这使新闻摄影具有空前的大众参与性,其格局也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竟然是如今遍布全球的小小手机。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手机用户超过21亿,而中国手机使用者已经达到4亿。通过手机实现的信息传输不断进步:从最初的手机文字短信,到发送图片的手机彩信,再到WAP(英文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的缩写,意为“无线应用协议”,手机拥有了随时上网、收发邮件等等功能——作者注),手机使网络媒体移动化,信息发布和接收不再受地域限制,各种传播方式则令手机传播多媒体化,手机本身成为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微型电脑。

   2004年春,索尼爱立信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百万像素的拍照手机,并迅速引发又一轮手机制造业在摄影功能上的技术竞赛。继索爱之后,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西门子等世界著名手机生产商相继推出了百万像素拍照手机,到2006年底,又有像素超过500万的新手机问世。

   “Cyeber-ShotTM品质,手机就是数码相机。”2006年索爱公司对其K790c型拍照手机的广告语,明确了其手机照相机产品的定位,也直接道出手机生产商试图争夺数码照相机市场的勃勃雄心。具有照相功能手机技术素质的提高,的确对低中端数码相机形成严重威胁,手机的使用者们则因为配备了一件既能实现移动通讯,又有影像记录功能的小巧数字化设备欢欣鼓舞。

  美国著名的调查机构“朱庇特调查公司”预测,到2007年,全球将有大约6亿人使用带照相功能的手机,这意味着世界上将出现一支随时随地随身携带照相机的巨大摄影队伍。

  在21世纪初的英文网络词汇中,有一个新鲜词汇:Citizen Photojournalist,意为市民摄影记者,它专指那些非职业化、使用手机拍摄新闻事件,并将照片发给新闻出版物,最终获得刊用的公共人群。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市民摄影记者典型案例之一,是2005年7月7日在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

  当时在爆炸现场的市民用手机拍摄的照片被世界主流媒体相继播发,这一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流媒体对新闻照片优劣判断的价值标准。事实证明,尽管主流报纸重要版面上刊登的地铁爆炸案照片出自非专业人士之手,且其影像素质远远不能与专业摄影师使用专业器材拍摄图片的质量同日而语,但受众并未因此就排斥相关报道。相反,公众拍摄的手机照片解决了爆炸发生的第一时间专业摄影记者不在场、无法获得现场图像的问题。而且,照片拍摄者作为现场受害人中的一员,通过这些像素低劣但现场感极强、且未经任何“专业视觉思考”修饰的图片,向读者传递的是最直接、最真实、最骇人听闻的现场信息,使报纸更加吸引读者的购买欲和阅读欲。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总裁尼尔•夏皮洛(Neal Shapiro, President of NBC)在谈到普通公众拍摄的手机照片时认为,它们“具有实时性和令人无法拒绝的生动性”。

  面对非专业化但无所不在的业余摄影大军,传统媒体的话语控制权统治地位受到空前挑战。为此,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正试图将市民拍摄的影像纳入主流传播渠道之中。像《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竞报》《羊城晚报》媒体已经开始使用手机拍摄的新闻照片。

  因特网和手机以越来越低廉的使用价格和移动自如的灵活性,使传播行为无所不在、随时发生。网络冲浪者和手机使用者敲击或按动键盘,享受着信息民主化的愉悦。手机摄影成为新型传媒对传统影像话语权的强力颠覆者,尽管手机图片的拍摄者自行传播的多数影像目前还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但其传播的快捷和强大的互动性,使以公众为中心的图像传播粉墨登场,并大行其道。
  数字化、轻巧便捷的图像采集和传输设备向曾经独揽话语权的大众传播媒体渗透,手机图片更将专业摄影记者推上了残酷的竞技场。尽管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化催生了用这种无线通讯设备拍摄和传播图片的需求,但很多传统摄影界人士对此并不领情。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手机过小的屏幕,使它根本不能被认作一种真正的摄影设备,用它拍摄照片的质量也不值一提。由于在展示复杂影像细节时存在先天缺陷,手机破坏了经典图片展示复杂视觉元素的美感。

    很多坚定相信自己使命的传统摄影大师对此深感不安,他们认为,摄影绝不是随意按下快门,生产垃圾影像,再随意抛掉的娱乐化过程,而是一个自己手拿胶片相机,孤身一人到达遥远、危险的地方,拍摄数月,然后给世界提供令人惊奇优秀影像的过程。美国报道摄影家大卫•伯耐特表达了自己对市民摄影大行其道的担忧:“我最在意的是报道摄影的来源和信度问题,当那些海量的由非专业人士拍摄的照片涌入编辑部,我们如何查证它们的消息来源和真实性呢?对于市民摄影记者来说,获得所谓现场新闻照片的过程来得太容易了,但我们的读者看新闻时首先要求的是真实性和可信性。如果信息源头和真实性受到伤害,就如同一百万只蚂蚁啃噬一棵大树,那我们的行业就太危险了。”

    然而,来自孟加拉国的世界著名摄影家和传媒工作者沙希都•阿拉姆对这种忧虑却不以为然。他在发表于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网上杂志《进入》的文章《市民新闻摄影是一种威胁吗?》中说:“我们经常会以缺乏信息来源的可信性来强调专业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然而,越来越多有可靠来源的真实信息是由非专业人员提供的。……未来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我们不应自视为传递新闻的‘专家’,而应当把自己当作一个合作过程中的伙伴,这一过程中的信息具有生物特性,能够屈张伸展,它们恰恰是被我们所报道的那些人塑造的。否则,那些把自己看作‘宇宙中心’的记者们会发现,世界将继续向前,他们自己却生活在一个沙漠化的银河之中。

    手机(摄影)记者作为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中一个重要的传播现象和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话语权分散后产生的强大社会力量,公众积极参与传受过程的强烈意愿和热情行动,具有相当的不可逆性,数字化语境中影像观看方式改变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观看方式改变导致对照片评判标准改变,最终使摄影师拍摄倾向随之发生变化,这将对摄影产生深远影响。今天,与其杞人忧天,不如顺势而为,让这股强大力量成为造福于人类自身的积极推动力,才是今天的传播学者和媒体从业人员必须直面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责任编辑:丁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世界 | 无所不在 | 我们的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