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北京4月30日[文/王恩斌]近日一条42寸液晶电视的价格跌破9000元的消息着实吸引了我的视线,不过这仅仅是家电卖场的特供机型。但从各大家电连锁卖场的促销信息而知,5.1市场液晶电视又将掀起一波降价狂潮,整体降幅将达到20%。
降价的消息对于消费者永远是好事情。但对于企业却并非可以同喜。在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目前各个企业都在盈利与亏损的边缘徘徊,接连不断的降价将会进一步加大他们的透支。繁荣的卖场掩盖了脆弱并扭曲的液晶产业链。
液晶面板每年30%降幅 07年放缓
5.1前夕我又一次看到了节前市场习惯性的降价消息——三星、索尼 2005年新款 最新报价 相关论坛、东芝、飞利浦、LG、日立等合资平板将大幅降价,平均降幅达到15%-20%,42英寸液晶彩电将跌破8000元。面对外资企业的价格战,国产品牌也必然会采取跟进的策略,液晶电视的价格将会再创新低。
正如人们所知,目前液晶电视的价格主要由上游液晶屏决定。其成本大约占据电视总成本的50%——70%。按照以往的惯例,液晶面板会以每年30%甚至更快的速度降价,这一方面由于工艺的成熟,一方面也和产线升级有关。液晶面板厂每一次的产线(俗称的几代线)升级,都会将成本降低50%,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每年惯例降幅。
面板短缺,成了国内液晶电视厂商的难言之痛
对于国内的家电制造企业,上游液晶屏主要来自我国的台湾地区。相比三星、LG等面板厂,奇美、友达有着15%左右的价格优势。但是从产线的升级看,目前友达在切割42寸以上的7.5线2006年才投产,初期的产能不会超过5万片/月,而且其切割工艺也并不完善,整体的经济性并不占优。而奇美的7.5代线更是2007年才首次出货,产能低至2万片/月,切割的经济性更无可比性。
而LGP方面7代线的经济性还是值得商榷,尤其是在46寸及以上的尺寸7代线已经难以有竞争力。而由于LGP开工不足,以及内部的损耗,其成本正在升高,较之以往优势已经并不明显。三星在大尺寸面板的供应上也一直吃紧,且价格并不占优。
上游的境况,让2007年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降价曲线较为平稳。而在这种的环境下,中国的电视制造企业依然无法得到任何便宜的面板。就整机制造而言,目前也没有资料显示国内企业有着较大效率的提升。
台系液晶面板开始涨价成本增压
作为台系面板企业工艺最成熟的6代线(主要切割32寸、37寸屏幕,也可以上限切割42寸),目前也也面临产能吃紧,供小于求的情况,价格正在已经上涨并将会继续上扬。
据台湾媒体报道,原本业界预期2007年下半年才有机会起涨的32英寸液晶电视(LCD TV)面板,却提前于4月涨价!LPL(LG.Philips LCD)由于六代厂产能全满,32英寸TV面板价格已在4月大幅调涨10~15美元。至于台厂方面,除华映亦自4月起调涨32英寸TV面板价格10美元,奇美电预计从5月起亦针对部分客户调涨5美元,且不排除续调;另外,终端业者亦传出,友达也有意调涨32英寸TV面板价格。
面对液晶降价,谁有面板谁就有发言权。
就全球市场而言,奇美在32寸、37寸面板的供应举足轻重。32寸的涨价,也预示着37寸面板价格的升温。而且大量外供货面板企业的调价直接影响的就是国内液晶电视制造企业。目前32寸液晶面板的价格为305美元,37寸为440美元。但目前国内市场32寸液晶电视的价格已经不到4000元,而且5.1期间还会有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37寸也不到6000元,且价格即将跳水。
计算成本,人们发现面板占终端成本已经达到80%,这显然是一个极不正常的水平。按照国内制造企业的工艺,32寸低于4000元,37寸低于6000元,若不是上游面板厂有特殊的价格,大多企业两会面临极低利润率,甚至赔本的情况,不客气的说大多企业都没有盈利。
受到投资企业LPL(LG.Philips LCD)第一季度亏损,以及本业消费性电子部门旗下薄型电视跌价的影响,飞利浦电子2007年第一季度营收讲大幅缩水,据路透社(Reuters)报道,综合15个分析师调查的结果显示,市场预期飞利浦电子第一季度税前获利将由2006年同期的获利3.35亿欧元,缩水至2007年第一季度约2.67亿欧元(约合3.591亿美元)规模,下跌幅度高达两成。这里需要指出的飞利浦已经脱手传统CRT电视的生产。
双品牌策略成为国内液晶希望
相比之下品牌影响力较低的国产品牌压力更大。从国内各大家电制造企业的财报上看,盈利情况都很紧张,除了在2005年上马液晶初期,有过短暂的高点获利外,其余时间基本都维持着一个极低毛利率水平。平板的换代潮在大幅价格战后,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利好。相反,价格平稳的CRT则成为企业获利的支柱。表面的繁荣并不等于企业的繁荣。不少企业都存在着亏本抢市场的心里。此状态使得国内家电市场变得异常变形扭曲。
目前已经有企业在尝试双品牌路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盈利模式。低价品牌抢夺市场扩大份额,通过走量求得上游面板厂的价格优惠。高端机型提供赢利,提高品牌美誉度。不过上述方案的执行力似乎并不良好,且也只有国内少数品牌操作。但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手段。早些时候三星、LG也都使用过。
5.1国庆将至,价格战不可避免。国内电视制造企业恐又要背负其资本重担。如何引导消费者,如何建立双品牌,如何和渠道市场达成共识,寻求产业的平衡点才是未来的长久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