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影时代】
与前两年,不断传输利好的消息不同,今年以液晶电视为主导的国内平板市场,普遍出现了“亏损”的预告。受国际企业对平板市场乐观估计的影响,国内彩电企业,在平板市场采取了大踏步前进的市场策略。通过价格的调整希望迅速打开市场局面,进而凭借市场规模实现较高的利润。但是今天开来,这只是平板企业“一厢情愿”的美好期望。
这两年,平板电视从刚刚兴起时的黄金产业,迅速转变成“烫手山药”。目前平板产品的平均价格比两年前已经下降了60-70%,企业利润更是由一成以上,下降到1%左右。即便是洋品牌也传出了面临部分产品亏损的消息。另一方面,32到42英寸主流市场,液晶电视等平板产品的售价虽然从20000元左右,下降到了10000元以内,但是市场购买期望依然远远低于预期。
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平板产业依然是个新兴产业,整体来看还处于投入阶段。考虑到技术和设备成本的提计,平板产品依然存在成本偏高的问题。另一个导致平板产品价格偏高的因素是平板产业链主要布局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能源,水,运输和人力成本普遍高于我国大陆,这必然导致平板产品的最终价格不适于我国居民。
在平板产业,短期内市场容量难以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平板厂家继续大幅度降价的可能性变得更小。反而通过稳定的价格政策来避免亏损,已经替代了低价拓展市场的战略,成为国内平板市场的一个转折点。或许,平板市场将全面进入价格振荡期。
今年五一后,洋品牌纷纷发出涨价的预警,并声称,五一节期间出现了部分亏损。而国内企业早已经没有了大规模价格战的利润空间。即便一些抢眼的促销活动,也只是集中在几台特价机做文章:炒做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
在这之前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的液晶显示产品已经出现了涨价潮:统计数据表明今年4月底5月初,17和19英寸以及19英寸宽屏的液晶面板分别相对3月涨了14、16和15美元,将近人民币110多元。这种价格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成本上扬和市场增长超过预期。
液晶电视用面板在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却出现了部分市场疲软的迹象。作为国际液晶产业巨头的三星似乎并不看好下边年市场,对传说中的低二条八代生产线采取了“刹车战术”。另一国际巨头LG-飞利浦今年的基础投入也只有去年的五六成。
种种因素都表明,下边年液晶为代表的平板市场,几乎不可能出现大规模价格下降的局面,甚至有可能出现局部性的价格反弹。这对于普通消费者不是什么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