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07年,数码相机发展的主流就是将“高感光度”题材发挥到了极致。事实上,自从2006年末号称“高感王”的FinePix F31fd问世之后,几乎所有的评测机构都将数码相机的高感光度拍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对着一张张放大到400%的照片暗部细节数噪点数量,成了发烧友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工作。但是,怎样的美丽也经不住这样的凝视。于是,在ISO达到25600的D3诞生之时,我们一边为尼康的丧心病狂咂舌,一边开始反省:摄影,也许并不只是为了拍摄那些阴暗的角落。
但是,除了高感光度,我们还能说啥呢?当高感光度成为已经逾越的山峰,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种失落。因为在过去一年间,数码相机的发展除了这个实在乏善可呈:是缓慢提升的像素数?还是越来越大的LCD?显然,这些并不是摄影者真正的需求……下一个目标在哪里?似乎所有的厂商都保持着沉默。
PMA2008上,富士全新系列的数码相机登台,终于让我们发现了新的巅峰――高动态范围。这又是一个长久以来属于专业和发烧友们的词汇,出现在了消费级数码相机上。动态范围最早是信号系统的概念,一个信号系统的动态范围被定义成最大不失真电平和噪声电平的差――这是个很让人费解的描述,除非你正好从事电气电子行业。事实上,我们平时说的数码相机动态范围,就是胶片时代的宽容度概念。这是个较容易解释的词汇,一个简单的描述方法是相机对拍摄环境亮度变化的接受能力。为什么宽容度很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拍摄一张窗边的照片,当你对着明亮的窗外选择曝光,那么较暗的窗内会被拍得漆黑一片;反之,对着昏暗的室内选择,则窗外的风光又被过曝成了全白,这就是宽容度不够的表现。传统胶片可以记录最大亮度为最小亮度的500倍左右的场景,近期的数码相机表现比这稍好一些。但是不是足够了呢?如果你知道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最大和最小亮度比值约为50000倍,你就不会对这个数字满意了。
高动态范围和宽容度第一次成为热门话题是富士2004年推出一代人像机皇FinePix S3pro的时候,当时它号称宽容度达到14档光圈,相当于对光线强弱16000倍的灵敏度,成为一个惊人纪录。不过高端数码单反实在离普通消费者太远,所以这一话题的讨论也只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但是,这次带来高动态范围的却是消费类的FinePix S100fs和FinePix F100fd。
FinePix S100fs是一款类单反的数码旗舰产品,FinePix F100fd则是一款紧凑型的袖珍数码相机。虽然在外观上差异很大,却拥有相同的心――第八代富士超级CCD HR和第三代自然影像处理引擎:富士胶片最尖端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富士提供的信息看,这一核心之所以在动态范围方面有惊人表现,正是源于S3pro和S5pro上的成熟技术,甚至在高动态范围的扩展选项上也和那两款专业产品类似:Auto、100%、200%或400%等四档,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在宽容度方面的表现应该也能够接近两款深受好评的数码单反。
其实,FinePix S100fs和FinePix F100fd提供了两张近乎完美的参数表,其各方面的性能都达到了当今数码相机技术的极限,比如脸部优先技术3.0、14.3倍大光圈镜头、1200万级别像素,但是很抱歉,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高动态范围的魅力所吸引。在提供了高感光度之后,高动态范围意味着什么?显然是拍摄出更自然“如眼所见”的照片。以前,当你面对一个反差强烈的完美构图,你需要在曝光方式上反复尝试,而且结果往往还是令人沮丧的。而现在,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按下快门,FinePix S100fs和FinePix F100fd能用最接近你肉眼看到的方式拍出完美的照片。
我们兴奋之处在于,富士再度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正如他2006年提出“高感光度”解决了后像素时代的尴尬,“高动态范围”无疑将是未来一两年内各厂商大展身手的舞台,而其好处是消费者们将会更完美的享受摄影的乐趣。是的,这将是又一次完美的体验,把我们从无聊的数噪点中解救出来,再次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