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合肥家电产业集群快速崛起,成为与广东顺德、浙江宁波、山东青岛齐名的国内四大家电产业基地之一。合肥在中国家电版图实力与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当地政府清晰的产业规划和优势的政策扶持与引导,更离不开一批家电巨头和新兴企业的发展与崛起。 本报记者在对合肥家电产业基地进行采访过程中,找到了一批发展有特色、经营有思路、战略定位清晰的合肥家电企业代表。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记者也找到了支撑与推动合肥家电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基因与动力,那就是技术先导、规模支撑、完善产业链、掌握自主发展权,构建一套符合当地产业特色与自身情况的独特商业模式。
美菱冰箱:强强融合让企业焕发活力 成长于合肥这片沃土上的美菱冰箱,在企业走过20多年的发展后,终于迎来了一次最重要的变革。2005年,在经过了公司股权“国退民进”的短暂变革之后,美菱股权再度上演了“民退国进”,只不过这一次“国进”的主角变身为四川长虹。
作为我国冰箱领域的“四朵金花”之一,当年,美菱与海尔、新飞、容声一起见证了中国家电业20多年的成长与发展,也成为全国冰箱领域的领导者。目前,美菱在冰箱产品上的全国性产能布局已基本完成,合肥作为公司总部,拥有400万台的产能。同时,还在景德镇和绵阳两地分别拥有年产能100万和120万的生产基地。随着这三大产业基地的逐步落成投产,美菱冰箱的产能得到质的飞跃。
长虹的入主不仅未改变合肥美菱的发展方向和立足合肥产业园的根本,相反还通过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推动了美菱在产品和技术上的竞争力。
夯实技术根基
完善的产业基地布局成为推动美菱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而多年来对产品技术和品质坚持不懈地追求与投入,也成为美菱冰箱在各地市场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法码。作为国内老牌的冰箱生产企业,多年来美菱在冰箱节能技术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而通过与长虹的融合之后,长虹作为一家素以技术见长的企业,与美菱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获得前所未有的融合效应。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推广部部长赵凝凝告诉记者,美菱与长虹共同合作,将技术优势与市场销售相结合,打造了美菱独特创新的研发体制。还率先推出了首席科学家制度,打通两家公司的人员储备通道,并成立了跨部门的系统研发战略委员会,研发与市场形成联动机制,大大增强了研发能力和新品开发速度,长虹与美菱建立互动合作模式。最终,双方在企业文化层面实现了“融合”而不是单一的“整合”。
去年,双方技术合作诞生了日耗电量仅0.27度的终结者3节能冰箱和零下40度最冷的家用冰箱,这标志着美菱在冰箱节能技术和冰箱深冷技术民用化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也进一步巩固了美菱在冰箱市场的技术领先优势。
把握市场先机
市场是所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而对于市场商机的把握和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成为美菱冰箱销售业绩近3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秘诀。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勇在对三四级乡镇和农村市场的走访中发现,农村家庭每户的彩电拥有率接近100%,但冰箱的拥有率却不足20%。
当时,王勇就敏锐地感知到,随着农民收入提升、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利好环境的刺激,农村冰箱市场将在今后5年迎来销售井喷期。随后,在2007年市场启动之初,在美菱的市场营销年会上,企业将市场营销重点和网络拓展方向对准三四级市场。在2007年底的国家“家电下乡”三省试点工作中,美菱冰箱凭借健全的农村销售网络覆盖率和产品优势,成为首批“家电下乡”少数几个指定品牌之一。
赵凝凝介绍,首次“家电下乡”试点阶段,美菱冰箱在山东、河南两省的销量增长了70%多,而在四川省的销量增长更为迅速,达到3倍以上。“家电下乡”的销售业绩更加坚信其当年推动三四级市场营销转型的发展战略。
随着“家电下乡”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美菱冰箱在农村市场的销售也一路上升。赵凝凝透露,从去年年底到今年2月份,公司生产一线的员工一直在加班加点。为备货下乡,年前企业还发出了动员令,给员工家属写信恳请得到他们的支持。
看来,农村市场的开发为美菱冰箱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推动了合肥家电产业园中相关同行和上游企业“你追我赶”式的共同发展与竞争的氛围。
合肥三洋:夯实技术底方显营销力
当你从火锅店出来,羊毛衫染上各种味道,而你又急于会客时,怎么办?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李大飚告诉记者,只要三步就可轻松解决困扰。第一步,打开三洋空气洗洗衣机,第二步放进衣服,第三步取出衣服即可穿上。这款新品正是合肥三洋多年来在洗衣机领域技术积累的实力彰显,注定其会成为当下热闹的滚筒洗衣机市场的主角。
实际上,三洋在洗衣机市场的竞争优势,绝不局限于技术层面。记者了解到,在全球家电巨头纷纷暴出业绩亏损和销售下滑的背景下,合肥三洋却逆市上涨:2008年度年报显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0%,净利润增长72%。与此同时,合肥三洋又做出了一件令同行哗然的动作,上演了一场惊天逆市大扩张。自去年下半年强力推进“335发展战略”,努力实现3年内销售收入翻三番,到2010年销售突破50亿元。
对此,合肥三洋公司董事长金友华认为:我们并不是刻意特立独行、标新立异,而是三洋已经具备释放能量、“危”中抢“机”的实力。作为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合肥三洋洗衣机公司,成立于1994年。当时,合肥荣事达集团持股45%、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等5家企业共持股55%。中日双方合作后实现了在洗衣机、微波炉两类产品上的产能扩张、新技术开发、产业链融合等方面优势互补。公司于200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内家电行业第一家外资上市企业。
去年底,在合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上,合肥三洋一口气推出6款变频空气洗、变频电解水系列新品,将家博会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三洋变频洗”由此也开创了国内滚筒机市场新格局。这也再度证明了合肥三洋在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
据了解,合肥三洋每年的技术投入一直保持在5%—10%的比例。这推动了合肥三洋在产品技术上的创新,推出第一台电解水超音波洗衣机,拥有顶开滑盖滚筒式蒸汽洗干机和空气洗斜式滚筒洗干机。随后,三洋又率先将变频技术融入滚筒洗衣机中,推出了变频洗、变频蒸等一系列产品。
对于合肥三洋在技术领域的不断投入,金友华对其有深入理解: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其附加值就越高;产品附加值越高,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就越小;产品价格越稳定,就越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
这次经济危机表明,单靠资源累加以及劳动力价值简单传递的低成本增长方式经不起危机的冲击,今后肯定会被淘汰。在当前日益成熟的市场环境下,节能环保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才是发展方向。我国家电企业必须尽快实施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实现真正的技术创新和价值增值。
技术芯同时催化了合肥三洋在营销层面的完善布局。合肥三洋将抓住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契机,构筑更大的营销体系:继续推动在国内一、二级市场的精耕细作,着力完善潜力巨大的三、四级市场渠道建设。此外,还将全面开启海外市场拓展,实现市场最大化。
面对已经启动的“家电下乡”政策,合肥三洋也表现不凡。早在去年就启动了三四级市场拓展计划,并成功中标洗衣机产品。接下来,三洋还将借助政策机会全力推动微波炉产品的下乡。
尊贵电器:合肥家电业升起的一颗新星 作为一家成立不过数年的民营家电企业,安徽尊贵电器有限公司的发展速度令同行羡慕。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尊贵电器取得了内销5倍、外销1倍以上的增幅,实现逆市飘红后的招兵买马逆市扩张。
对于尊贵电器所取得的成就,英国路透社深入采访后得出的结论是:重视质量、提升规模和成本控制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三大法宝。而在对尊贵电器的采访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到,作为近两年来国内新兴家电企业的杰出代表,其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认真做品质、抓细节的坚韧。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王钦认为,尊贵的发展印证了完善产业链、强化自主化扩张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尊贵电器的合肥生产工厂,记者在厂房一进门就看到两个工人在拆冰箱,我们被告之拆的是不合格产品。在原料区,记者看到一捆PCM彩板被放在准备退货的区域,上面写着“麻点、鼓苞大量”。尊贵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庆生告诉记者:企业的质检分三个关口,一是材料把关、二是生产过程检查、三是成品检验,一旦出现问题不惜重新开箱返工。这让记者遥想起了当年海尔总裁张瑞敏砸冰箱的壮举。
为保证产品质量,企业也不惜资金投入。公司在质量、安全健康、环境3方面达到国际标准。像蒸发器全部使用纯铜,没有一个焊点。对此,尊贵还对客户承诺冰箱出现内漏就重换一台,另外再奖励500元。在关键原材料上全部采用名牌产品,比如冰箱蒸发器的贴膜是3M的,比普通国产价格贵3倍,但有效保证了质量。在冰箱的发泡环节,记者看到环戊烷发泡即俗称的黑白料混合是通过两个大储罐在全封闭的情况下完成混合发泡过程,再通过空中管道运输到车间,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无污染作业。
为了很好地控制成本,尊贵进入了一些上游零部件领域。像冰箱的门封、LED灯、线塑、板材、纸箱印刷装订、吸塑等配套工序都直接在工厂内部完成,这不仅减少物流运输成本,也加快了对上游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对于当初为何将工厂放在合肥,胡庆生告诉记者,主要是受到了合肥市政府的诚意邀请,更看中了合肥家电产业园的产业配套优势。
当初公司成立初期曾考虑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设立生产基地,但合肥市政府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仅在税收上给优惠,园区34项行政事业收费由政府免单、园区代办,出口展销、认证都有补贴。特别让他们感动的是,政府搭台为企业唱戏,去年第二届家博会期间,尊贵的客户全部被请到合肥,在家博会期间召开商家贸易洽谈会和订货会,极大地提升了尊贵品牌的影响力。
合肥是国家惟一自主创新试点城市,当地高校、技校多,又是冰箱企业聚集区,在当地就可吸引到大企业的熟练工人和管理人才。“对于冰箱企业而言,上游的配套企业全面,包括压缩机在内的配套部件大多可就地解决。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快速切入市场,缩短企业进入周期,这也是我们落户合肥的动力所在。”胡庆生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