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ntel给自己制定的严格的Tick-Tock计划,每两年分别改进一次处理器微架构以及改进一次处理器工艺,他们交替进行,因此每一年就会有一次微架构改进或者工艺改进:
Tick-Tock:
Merom跟着
Penryn,然后
Nehalem后面是
Westmere,后面是
Sandy Bridge,再往后是
Ivy Bridge,再之后是
Haswell
我们已经简单测试了Intel在2010年3月底发布的32nm Westmere-EP处理器,它的后面就是32nm的Sandy Bridge了。
32nm 六核心:Intel Westmere-EP晶圆图
Sandy Bridge(之前称作Gesher)是Westmere-EP的继任者,它将会在主流市场提供多达八个核心,它将使用和Westmere-EP同样的工艺制程,而在微架构上进行升级的版本。根据之前透露的消息,Sandy Bridge最大的特点是经过改进的微架构,实现了新加入的AVX(Advanced Vectors Extensions,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
Sandy Bridge的浮点处理单元能力升级至256位,同时浮点单元也用来进行整数SIMD运算
AVX指令集的重要性堪比1999年Pentium III引入的SSE,它是Intel处理器在SIMD(单指令多数据)上的重大进步,预计具有以下特性:
1、更宽的运算能力:浮点寄存器从128位扩展至256位
2、增强的数据流水:单个操作可同时处理单个256位数据或者8个32位数据
3、支持三操作数和四操作数,非破坏性的指令架构
4、支持弹性的访存地址不对齐
5、原有的SSE指令得到增强或者升级到可以处理256位数据;所有的SSE/2指令都通过新的前缀(VEX)获得升级
使用模拟器得到的AVX指令集性能提升
从Intel给出的资料来看,AVX架构带来的性能提升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期待在IDF上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