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数码频道 > 数码影像 > 数码资讯 > 行业动态

佐佐木则夫的2012:东芝的8兆日元目标

来源:搜狐数码
2010年06月22日14:56
       2010年5月23日,日本东芝公司(下称东芝)的新任总裁兼CEO佐佐木则夫出现在北京的媒体发布会上。他满头银发,看上去精神不错,有着日本人一贯的谦虚和谨慎。这次中国之行,佐佐木则夫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参加东芝公司的春季音乐会,而是想与中国的媒体介绍东芝的在华事业。
    这次的中国之行,佐佐木则夫绝对没有仅仅欣赏音乐会那么简单和轻松,据佐佐木则夫透露,东芝公司在5月11日召开的经营方针说明会上,制定了2012年全球销售额要达到8兆日元的目标。东芝要想达到这一个目的,就必须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大市场——这就是佐佐木则夫来中国的重要原因。
    然而,东芝与其他制造业企业一样,经历经济危机后,其发展速度就一直在放缓。如何达到2012年8兆日元的目标,这将是摆在于2009年刚刚上任的佐佐木则夫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更别提他上任时的东芝是一个巨额亏损的“烂摊子”。
减少“赘肉”
    2009年6月24日,日本东芝公司股东批准时年60岁的佐佐木则夫接替西田厚聪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长,时年65岁的西田厚聪将出任公司董事长。佐佐木则夫的上任,对于已经巨额亏损的东芝公司而言,可以用“临危受命”来形容。
    在就任的新闻发布会上,佐佐木则夫表示,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带领公司走出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年亏损,提振公司表现低迷的资产负债状况。
    2009年,东芝公司亏损197亿日元。但是通过缩减固定经费和采购成本,在降低7600亿日元采购成本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降低了4300亿日元的固定经费,因此从利润上来看,比2008年还是实现了3000亿日元的改善。这项成绩与佐佐木则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佐佐木则夫看来,固定经费就相当于人身上的赘肉,除了要减少“赘肉”,他还在降低采购成本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降低采购成本的努力,实际上又为东芝公司节约出了7600亿日元的开支。
在此之前东芝公司有着2500亿日元的营业亏损,在佐佐木则夫上任后的一年内,东芝公司不仅完全填补亏损,并且还扭亏为盈,实现了1172亿日元的营业利润。佐佐木则夫形容此次缩减开支的行动非常生动:“在泡沫经济的时期,那时候我们长出来一身赘肉,而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些赘肉都甩掉了。我觉得这点是最大的收获。”
适应市场
    1991年9月25日,由三井物产、东芝、昭和电线共同出资成立了“东芝大连有限公司”,这是东芝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公司,绝大部分生产线都是从日本直接进口的,大连只是被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基地。1995年,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成立,迄今为止,东芝在中国合资、独资办厂也达到69家。然而,富士康科技集团(下称富士康)近日的调高薪资预示着制造业行业面临一个重大转折。
    与富士康一样,东芝公司面临了所有制造企业在中国都要面临的两大问题:人民币升值和人力成本的上升。但在佐佐木则夫看来,这个问题依然可以解决,那就是依靠中国强大的消费能力:“过去,人们把中国看成是世界的工厂,都想利用中国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优势来增加外贸出口,但其实在中国的GDP当中,中国自己消费的部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利用中国东芝的技术来满足中国自身的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我们今后还将投入更大的力量”。
    在中国人力成本低廉的时代,东芝公司只需要将根据人民币汇率,保证与之相适应的技术优势就可以应对市场竞争了。但是现在,东芝不得不拼命地考虑怎样才能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佐佐木则夫说:“现在,日元汇率非常高,我们必须依靠技术优势去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跟日本的情况完全相同,如果人民币汇率今后继续走高的话,我们也只能通过相应提高技术的方法来抵消由此给竞争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于中国本土的制造业企业,东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此之前,东芝销往中国的产品,降低成本是重要的出发点。而目前,东芝改变了这一思路,现在的方针是首先要保证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考虑降低成本。
    劳动力成本提高,很多公司将加工厂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地区,佐佐木则夫则不是很认同这种做法。佐佐木则夫说:“不管是在哪个国家,如果当地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早晚都会遇到必须提高竞争力的问题。当劳动力费用变高的时候,把技术转移到劳动力费用低的地方,这样的做法我并不喜欢。我更倾向于和当地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搭建起一个牢固的合作框架,把当地的技术借鉴过来,通过与当地员工一起脚踏实地的改革,靠着内需加竞争力走出去。”
瞄准核电
    正如《三井帝国在行动》的作者白益民形容的那样,东芝公司进入中国有两大特点:一是,东芝多年来一直努力提供最新的商品,引导中国高端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在社会基础设施方面,以电力方面为中心,东芝高效、先进的技术占据着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制高点。2006年,东芝成功收购“美国西屋电气”这家核电公司,瞄准中国巨大的核电市场。
    目前东芝的员工人数达到2万9千多人,2009年度在中国业务规模也达到了868亿元人民币。在很多消费者眼里,东芝公司最受关注的是家电,但白色家电在东芝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还未超过一成,在总体中所占的份额很小。
    2006年,东芝宣布以54亿美元收购核能公司西屋电气公司,其主要股权的交易就是由佐佐木则夫负责。除此之外,佐佐木则夫从事东芝发电业务已经有37年的时间。发展东芝公司白色家电外的市场,佐佐木则夫得心应手。
    在28年前,佐佐木则夫第一次来中国做的事情就是向中国销售核电站,但是以失败告终,因为日本所采用的大量核电技术都是沸水堆技术(BWR),而我国大型核电项目无一使用沸水堆。东芝收购西屋电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已参与中国第三代核电站依托项目的核岛技术招标,即广东阳江、浙江三门4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建设,收购系屋电气是东芝进入中国核电市场的捷径,事实也是如此。
    就在东芝公司收购西屋电气2个月后,中美两国于2006年12月16日在北京签署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转让谅解备忘录,中国引进西屋公司AP1000技术,在广东的阳江、三门核电站建设4台百万千瓦极的核电机组。为保证技术引进和核电站的建设顺利执行,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和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16日代表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在中国合作建设先进压水堆核电项目及相关技术转让的谅解备忘录》。
    在白益民看来,东芝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的核电集团,不仅持有了西屋电气目前掌握的先进的第三代、第四代核技术,亦将成为民用核能技术的发源地。
    另外在杭州的东芝水电公司最近也中标广东省的抽水蓄能发电站项目,东芝非常擅长做落差非常大的水电站项目,目前东芝公司还保持着落差最大水电站项目的世界纪录,“这个也是让我们很自豪的一件事。”佐佐木则夫说道。
(责任编辑:刘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数码频道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