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像素
让我们来讨论那个打脸的话题,几年前我写了一篇题为《2400万不够用 原:唯像素论是数码初哥的标记》帖子,实际上我反唯像素论多年,必须说明的是我仍然坚持反对唯像素论,也就是把像素当成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或者选择数码相机时把像素指标为准。
我的基本观点是,像素与图像记录细节有关,显然像素越高可以记录到更多细节。如果高像素没有任何代价,毫无疑问我也会支持唯像素论。问题是像素或者图像细节只是照片画质众多指标的其中之一,而且高像素有代价,最直接的代价就是与感光度有关的指标,如噪点和动态范围,包括低感光度和高感光度。
像素数量与这些指标(噪点、动态范围)的矛盾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物理关系。在相同技术下,相同尺寸传感器的像素数量越高,噪点更多动态范围更小。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假设在一个1米平方地方分别的放满12个水桶和24个水桶,显然那12个水桶的口径要比24的大。然后让这些水桶在相同时间获取雨水,大水桶装到的水要比小的多。把这些水理解为光子我们就明白传感器要面临的矛盾:相同尺寸传感器比如全幅或APS-C,总像素多了单位像素面积就减少,因而在相同曝光时间每个像素可以获取的光子数量减少。这就是同样是1200万像素的全幅D3和相同年代出来1200万像素的半幅D300高低感表现差别的根本原因。
必须注意到前面我用了“在相同技术下”这个条件,2002年的传感器技术和2012年当然不同,工程师们一直在改进半导体传感器工艺和设计技术。比如增加开口率(有效感光面积),比如减少信号传输和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等。每一次的传感器基础技术的改进给设计师有新的选择:把这些改进用在减少像素面积(增加像素数量)而保持甚至牺牲一些噪音和动态范围上,或者基本不改变像素面积而把进步用在减少噪音从而提高高低感表现,或者在两者之间。第一个例子是索尼ICX-413AQ到ICX-483AQA,前者用在第一代数码单反单反相机如D100,后者是D200。传感器像素增加的幅度远大于高感和画质的进步。
另一个例子是尼康自己的传感器,D2H是APS-C画幅,传感器是410万像素JFET(与CMOS类似)。四年后让尼康在体育摄影市场翻身的D3单位像素面积比D2H还稍微减少,因为传感器画幅变成135全幅,总像素数量变成接近3倍,但工艺和技术的进步主要用在大幅度改进高感。类似的例子是佳能最新推出的EOS 1DX,把传感器画幅从EOS 1D Mark IV的APS-H变成全幅,画幅面积增加了70%但像素总数只增加了13%,实际上单位像素面积变大了。加上传感器工艺和设计技术的改进,佳能声称1DX的高感表现将比1D4提高两档以上。
无论是佳能还是尼康在旗舰专业相机产品线上多年都是两条腿走路,提供低像素高速(感)相机的同时还有高像素机器,让用户根据他们自己的需求选择。
现在尼康推出了目前为止单反相机中总像素最高的D800,这并不等于其他厂家因此而落后。我们知道这不是像素密度最高的,无论是佳能的7D/60D/600D还是索尼的a77/a65/NEX-7的像素密度都比D800高。佳能只要把APS-C(1.6x)1800万像素传感器面积变成全幅就是4608万(1.6x1.6x1800),而索尼就是5400万,如果大家可以接受这些传感器的高低感成像表现的话。而尼康也可以把Nikon 1的传感器变成全幅的7290万,我们还用算卡片机蚕豆般大小传感器密度在135全幅的等同像素吗,如果你只看中高像素的话?去年索尼放风说一亿像素单反会出现在不远的将来,其实就是通过减少单位像素面积和制造工艺以及设计技术进步实现。作为摄影爱好者希望他们在提高像素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还关注其他一些不容易简单挂在嘴巴的画质指标如高感、动态范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1 | 尼康 D5100 | ¥4550 | 论坛 |
2 | 佳能 G12 | ¥3700 | 论坛 |
3 | 尼康 D7000 | ¥7900 | 论坛 |
4 | 尼康 D90 | ¥5500 | 论坛 |
5 | 佳能 60D | ¥6200 | 论坛 |
6 | 佳能 550D | ¥4200 | 论坛 |
7 | 佳能 5D Mark II | ¥18100 | 论坛 |
8 | 索尼 HX9 | ¥2700 | 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