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黄鸣本人的人对他的印象和评价是:很自我,很有个性,很有理想,很感性,文人气息很浓。就是这样一个人,在7月20日德州的媒体发布会上,情感宣泄爆发了。客观的讲,黄鸣在发布会上长达4个小时的“申诉”有失理智的言辞,譬如他向在场媒体质问:“你一个小记者小编辑,有什么资格跟我要这些!”,“中国媒体误导中国经济不是一天两天了,比如中国奶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国媒体只会跟风,残害民族英雄”。
江苏一位太阳能企业的人士向笔者谈了他的感受,在他看来,“黄鸣有些疯了。很多言行已经不理智了,这些话不符合他的身份和一贯的形象”,该人士说,黄鸣先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只是他有的时候表演过了,得罪了媒体,得罪了同行。黄鸣这次开新闻发布会,说同行陷害他,同行搞恐怖主义等,这些都是转移注意力,实际上,同行没必要去陷害他什么。因为黄鸣本身就很疯狂,都是关注焦点,连续三次IPO不成功,是个记者都会去挖新闻,找内幕。
这样的评价很难绝对的说不是站在同行竞争的立场,不过,历来IPO的企业都逃不开媒体的抽丝剥茧,很多企业往往就“见光死”,但若想从资本市场融资,企业就该公开化、透明化。在皇明的身上也不例外,从近期层层递进的报道来看,媒体并未给这家企业留有情面和任何余地,不管是“政商勾结”还是 “低价圈地”和“太阳空谷”,媒体充分借助自己的优势将皇明那些传闻中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用别样视角解读后,把皇明从里至外曝光在公众视野中,让皇明的“传闻”匪夷所思、令人咋舌。
其实,稍微了解一下德州这个城市就理解为什么政府会大力支持皇明,并给这家企业诸多优惠政策。德州此前在没有皇明这样的企业时候属于典型的农业城市,没有太多工业和制造业,当皇明从这里崛起并成长为全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领军型企业,皇明已然成为德州的一张名片,当时的太阳能行业,皇明如同黄鸣的性格一样,这家企业也很特立独行,甚至皇明也被认为是中国太阳能行业的一张名片。不难理解德州政府为何对皇明厚爱,还为保证太阳谷、蔚来城、日月坛等项目的推进给予皇明诸多优惠。
黄鸣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发布会上在他情感爆发的背后,是他对太阳能光热行业的纠结与矛盾。黄鸣说过“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烂透了”这样的话。确实,在外人看来一个主营太阳能光热业务的企业,老板这样诋毁身处的行业令人费解。不过黄鸣的此番言论要放在太阳能行业发展现状中去理解。
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的头几年,皇明确实辉煌过,其德州市的生产基地坐拥两块牌子,一个是皇明,一个是亿家能。两个品牌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初期分食了很多市场份额,并且在真空管镀膜技术的推广上皇明也功不可没。
但行业门槛较低的特点也导致后期一大批杂牌军涌入,当然也有像太阳雨这样的善于市场运作的企业进入,无疑,从市场份额上,皇明受到了后来者的冲击。仅以浙江海宁为例,这里的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在当时要以千计,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夫妻店、作坊式店。时至今日,太阳能行业杂牌军在打破行业格局的同时,也把自己做死了,黄鸣纠结于行业劣质产品的充斥,矛盾于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这可能是黄鸣为何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烂透了”的原因。
不过,时至今日,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仍是个朝阳产业,黄鸣指责行业的一些问题更说明这个产业从产品结构到企业转型升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在平板太阳能产品上企业做的还不够,在太阳能与多能源结合利用上还有可发挥的空间等等。
黄鸣对太阳能行业也是有设想的,他想做高端,他想把太阳能从农村做进城市,他更想到了太阳能的下一个阶段,光伏。坦白的说,这是一个企业正确的发展路径。但还未等理想照进现实,不管是低价圈地也好、发展房地产业务也好,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皇明这样一个典型的太阳能行业领军型企业主动终止了IPO,这对任何一个想要做大的企业来说,值得深思和忧虑,而皇明本身,更不是一次孤立的危机,它应该引起业界对太阳能光热行业发展前景更多的思考。(记者 明彦华)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