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周日。五年前,不,三年前,老毕若跟阁下说,美国制造业从中国回流,你的反应会不会是:老毕,你有病乎?
这里说的,并非苹果公司高调宣称明年斥资1亿美元在美国生产Mac机。区区之数,且仅涉众多生产线其中一条,称不上苹果的Homecoming(回乡)。老毕所指的是:从通用电气到升降机制造商奥的斯到家电品牌惠而浦(Whirlpool),越来越多的跨国制造业巨企改弦更张,重新思考工序外判/离岸生产这个早被视为无法逆转的趋势,对经营者是否真的无往而不利。
一白遮三丑
中国内地向有“世界工厂”外号,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凭借工资优势吸引无数西方企业东来设厂,省下的薪酬开支,足以令所有跨国集团对全球化在经营上(我不是说道德上)的负面因素视而不见。这些负面因素,今天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起步时,并无任何分别。过去美企于这一切容忍度高,全因中国的廉价劳力无法抗拒,一白足以遮三丑。
美国《大西洋月刊》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 题为《The Insourcing Boom〉(《内包兴起》),作者Charles Fisher 针对制造业回流美国有日渐成风之势,详细探讨个中因由。
Fisher花了不少笔墨介绍通用电气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Louisville)的工业邨Appliance Park。全盛时期,在Appliance Park六座工厂大楼作业的通用雇员多达23000人,去年仅剩1863人;随着外判成风,这个设有交通灯、商场、停车场,规模犹如一个城镇的工业邨,早已全无人气。然而,今年“鬼域”有复活迹象,工业邨内空置十余年的二号、五号、三号和一号大楼,不是重开生产线制造热水器、电冰箱、洗碗机,便是密锣紧鼓明年复产。
Appliance Park咸鱼翻身,不能仅以美国经济摆脱大衰退、流失的制造业岗位重新招聘解释过去。从2010年1月就业见底至今年9月,制造业新增职位仅约50万个,占经济衰退期间流失的600万个职位不到一成;重新聘用早前解散的人手,显然不足说明GE工业邨何以突然生气勃现,厂房员工人数从去年不足1900人,倍增至目前的3600人。当然,跟全盛时期二万多人夜以继日赶工相比,雇员三千余、六大工厂大楼尚有两座(三、四号大楼)荒废如旧,Appliance Park 跟“复兴”二字相去尚远。然而,不要忘记,Appliance Park全盛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距今四十载,而美国整体制造业职位早在1979年于1960万人的水平见顶,此后二十年拾级而下,2000年至2010年制造业职位流失速度大大加快,十年间消失的岗位,七倍于1980年至2000年二十年加起来的总数。
必须看到的是,重要的并非绝对值而是趋势。以GE旗下型号名称为GeoSpring的高科技节能热水器为例,经过人力上的重新调配整合,集团通过零件减省(每五项中减去一项)和缩短产品完成时间(中国厂房生产一台GeoSpring热水器须十小时,路易斯维尔只须二小时),非但物料成本节省25%,生产效率提升之明显,更令管理层喜出望外;加上出厂至上架时间,中美两地无法相提并论(中国厂房在运输和清关上平均耗时五周,美国由出厂至交货仅须三十分钟),内地生产的GeoSpring,在美国要卖1599美元;美国生产的同一产品,零售价只须1299美元,已能做到利润均等。
换句话说,以价廉物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中国,在GE这项实验中败下阵来,与“全球化”一样写进经济学教科书的“中国价格”,是否还站得住脚,顿成疑问。
五大成因
Charles Fisher在美国制造业回流中,归纳出五大成因:一,油价自2000年以来急升两倍,燃料运费水涨船高;二,美国页岩气革命令天然气价格大跌,令能源耗用量甚大的制造业营运成本大降;三,以美元计,中国工资水平2000年至今涨了四倍,今后估计将以每年18%的步伐上扬;四,美国工会势力衰落,本地工资易跌难升;五,美国工人生产力持续改善,意味着劳工开支占制成品总成本比率有减无增,追逐工资优势再难提供可观的成本节省。
苹果行政总裁库克透露,明年将投资1亿美元,把其中一条Mac机生产线由中国迁回美国。然而,我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代工商富士康同时宣布在美国扩充业务的计划。这是一个钱币的两面,苹果与富士康的行动,属同一思路下的两个决定。若非客户有增强本土生产元素的要求,富士康会不会作出在美国扩充的决定?
本文版权所有:香港信报财经新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