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捞一把就想撤,液晶市场蕴藏发财机会
“这些好多年都不做的牌子今年又跳出来了,都是液晶惹的祸!”2005年12月底,中关村明基显示器经销商赵虹随手指点着放在柜台上的几台显示器告诉记者:“电脑显示器再次出现品牌猛增现象,其中大部分抱着捞一把就撤的现象。”
出来捞一把的品牌已经影响到他代理的大牌显示器产品的销售。对消费者而言,这些赚一把钱就走、没有真正意图想在这一市场长期耕耘的品牌,将来的售后服务一定会成为不小的问题。
● 液晶成了发财机会
赵虹给记者算了笔账,尽管各家都知道显示器利润很低,但一台17寸液晶显示器价格在2000元水平,对于品牌企业赚100元以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现在即使最小的品牌,建立最基本的“脆弱”渠道,全国市场月出货量只需要到1000台,可以稳拿到10万元“利润”,除去微弱的内部运营费用后,即可做到稳赚不亏。而对于一些有品牌基础的,年出货量达到10万台没一点困难。
已经在显示器市场摸爬滚打了10年时间、主业提供OEM代工的深圳康冠旗下自有品牌KTC,在CRT显示器时代一直处于二线行列难有突围的机会。康冠销售总经理彭超希望能借力推进一把KTC品牌产品市场地位。
由于快速成长的市场,三星、飞利浦、Benq、LG等大品牌产能和营销渠道能力不可能这么快跟进调整到位,这给了KTC等一批长期隐藏在国内的二三线品牌带来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甚至杂牌液晶显示器也得到了优异的生存空间。”Benq相关市场人员告诉记者:“时下,液晶显示器市场有约30%的份额在十名以外的小品牌甚至杂牌企业手中。”
(责任编辑:张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