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空调价究竟谁说了算
由于受到暖冬的影响,今年3月伊始,空调厂商纷纷启动了2007年空调旺季销售工作。3月12日,国美联合永乐、苏宁竞相出台了观点针锋相对的两份《2007空调白皮书》,并对今年空调市场的价格走势做出了不同的预测。
■国美永乐
空调均价 略有上升
国美《2007年空调市场消费白皮书》分析认为,2007年空调市场由于品牌集中度的提升,空调销量将被前十大品牌所垄断,制造业对产品价格控制力不断加强,但是伴随着原材料价格回落,空调价格将趋于稳定。但是由于多功能、高端产品比重增加,总体上空调产品平均价格略有上升。
2006年以来,空调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稳固增长,空调行业正逐步进入成熟期。据了解,2006年主要活跃品牌仅剩25个左右,大多数三线及以下品牌被清洗出局,市场资源不断向优势品牌集中。而目前在国内市场销量的占有率上,主力品牌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前三位品牌合计市场份额由2003冷冻年度的34.6%上升至2006冷冻年的55.8%;前十位品牌的合计份额达到85.1%,市场集中度使得空调行业出现品牌相对垄断现象,从制造业的角度来看,2007年将进一步提升单品的价格和利润,因此2007年空调大幅度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一方面,由于2006年原材料价格暴涨,从2005年8月的35000元/吨一路攀升到2006年5月的82500元/吨的最高峰,虽然目前已经回落到50000元/吨,但是2006年国内空调价格的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集体涨价,各个厂家涨价幅度大约在5%-15%之间,总体市场均价比2005年上升了10.4%。除去原材料上涨压力的原因,国美“白皮书”预测空调涨价的另一大主因是空调产品整体向高端的转型,即产品本身附加值的提升,如全面达标2.6最低能效等级,以及健康技术的升级等。
■苏宁空调
价格虚高 回落空间大
就空调价格的预测,苏宁电器的论点与上述分析大相径庭。苏宁发布的《2007中国空调行业白皮书》开宗明义的表明,在经历了2006年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涨价风潮后,高位建仓、新渠道建设成本、默认既得利益等因素带来了2007年中国空调行业价格的“虚高”现象,但产能过剩、成本下降、高库存、内需不足、品牌整合和渠道竞争等动因将使得今年空调价格有了下降的空间和动力。
众所周知,铜价是2006年空调集体涨价主要因素,但是已经在2007年进入下降通道。随着整体金属价格走软,铜价会逐步走低,因此,今年的铜、钢等原材料对空调制造成本影响不大。
而且近几年来,我国空调市场的竞争加剧,空调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导致国内空调的实际产能超过了8000万台,超过了内外销市场5500万台的实际消费需求。所以在库存方面,2006年众多品牌淡季渠道出货和终端销售都不是很理想,造成2006年库存量最高超过1300万台。经过短暂的旺季消化,到2006冷冻年度结束,工厂和商家的库存总量依然超过1000万台,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值,因此,2007冷冻年度的消化压力急剧加大。
所以说,相比2006年,2007年度空调依然面临很多困难,空调价格已经在客观条件下具有了很大的下调空间、动力和压力,然而事实上,市场价格却依然存在“虚高”现象。
■品牌商
涨还是跌 市场说了算
对于国美、苏宁“白皮书”发布的关于空调价格的预测,记者也采访了格力、美的、海尔、海信2005年新款 最新报价、春兰等西安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他们不约而同的表示不便对2007年空调价格走势发表看法,但是各自市场上销售的空调单价目前基本保持稳定,具体的涨跌是由市场的实际反应以及供求关系来决定。业内人士则分析认为,国美与苏宁发布空调“白皮书”,无论涨价还是降价都是为了进一步干预厂家的定价权。国美充分分析并抛出厂家不得不涨价的原因,旨在为而后的“逆市”降价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筹码”;而苏宁直指空调价格“虚高”,则顺应了普通消费者的意愿,同样是为了在空调销售争夺战中赚取更多消费者的眼球。本报记者 王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