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空调厂家新一轮的“涨价”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不过跟今年四月、五月的集体涨价不同的是,此次“涨声”显得有些零散且无力,更甚者——涨价联盟内部分化出了“涨”与“不涨”两派势力。
有业界人士大胆断言,涨价联盟已名存实亡,空调价格很难再涨了。
雷声大雨点小
上周末,记者从本市几家大连锁卖场得到消息,几大主流品牌同时提高了空调供价,涨幅约在3~7个百分点,高端机型是此次价格调整的主要对象。
虽然厂家对供价进行了调整,但记者却发现,各大卖场及专卖店的空调售价并没有受到这次价格调整的影响。据苏宁电器空调部谢部长介绍,此次调整对终端市场影响并不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涨价的品牌及机型都不及前几次范围广。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主“涨”阵营中,除了长虹、志高、TCL明确表示对价格进行了调整外,其它品牌均对“涨价”一说讳莫如深。
对此,谢部长认为,在旺季前动价格风险极大,很多品牌也仅仅只是试探性地看市场是否接受,若其销量受到影响,并不排除“明升暗降”的可能——即在提高挂牌价的同时,通过促销返现或是赠礼,使实际成交价降低。
联盟成员同床异梦
与前几次提价的行动一致相比,这次的价格调整成了少数“勇敢者”的游戏,很多品牌对此都仅持观望态度,而没打算立即跟进。
以前共进共退的涨价联盟这次并未同气连枝。
“这时涨价对市场伤害很大”,主张“不涨”的重庆格力电器总经理杨涛认为,主“涨”企业大多已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涨价的目的就是保利润,“这是对企业负责,但不是对消费者负责”。据杨涛介绍,格力不但没打算涨价,而且本周还将推出大型促销活动,同时还会将其高端柜机“风韵”系列价格全线下调400~500元。
此外,海信2005年新款 最新报价、春兰、奥克斯等品牌也明确表示不会趁旺季到来涨价。奥克斯重庆分公司总经理游明辉认为,“目前的价格体系已经很合理了,涨价得考虑市场是否接受”。
■ 记者观察
空调价格将相对稳定
涨价联盟的崩裂使一直处于上涨通道的空调价格终于稳定了下来。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旺季到来前的价格调整体现了各个品牌不同的市场策略,在市场压力下,空调价格到底是“涨”是“降”其实空调厂家也拿不定主意,还得看市场说话。
去年整个行业的大提价虽然使空调单品的利润率得以提高,但却也使整个行业出现了首次负增长,而且还带来了上千万的高库存,在市场压力下,要生存还是要利润其实是每个空调品牌都得面临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都对旺季提价保持了相当的谨慎。由于各个品牌心思各异,涨价联盟分崩离析只是迟早的事。
新闻分析
三大关键词破解空调价格迷局
关于空调价格是涨还是降的口水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边是渠道商高喊价格虚高,一边是制造商要求合理利润,空调价格究竟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透过厂家所谓的种种涨价理由,我们仍不难发现,空调价格确实有点“虚高”。
关键词一:原材料
原材料涨价是去年空调涨价的导火线。但原材料价格与空调价格其实并非那么息息相关。
据一业内人士透露,其实铜仅占空调成本的15%左右。此外,由于空调生产的周期性,空调企业都会提前配货,去年销售的空调,原材料早在前年铜价未上涨前就已采购好,生产厂家拿原材料说事,目的就在于借原材料涨价的概念,提高自己的利润率。
关键词二:缺货
货源紧张也曾是空调涨价的客观理由。据国美空调部负责人介绍,3、4月份是空调出口的旺季,厂家主要的产品都用于满足出口,因此会造成部分货源紧缺。但进入5月份后,生产线全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生产压力得到缓解,供不应求现象基本不存在。
事实上,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高库存仍是空调厂家的硬伤。据了解,目前我国空调库存高达1000万台,而去年全球的实际需求量也仅为5500万台。
关键词三:新品
频推新品也是厂家抬高空调单价的有效手段。厂家通过投放更多的高价新品,减少低价机入市的比例,无声无息的抬高了空调整体价格水平,以实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
事实上,空调产品最根本的制冷制热功能自发明空调以来,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谓的“高科技”也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外观炒作与伪技术包装,而消费者却不得不为此支付大笔额外的费用。
记者 牟晓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