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2400万像素是加载在一片全画幅传感器上,这样的像素密度还是很能接受的。但是在一片APS-C尺寸传感器上集成2430万像素,足足比之前记录(佳能APS-C,1800万像素)多了33%,像素密度之高已经突破天际了。到底
测试时采用机身默认设置,高ISO降噪设定在“标准”,长时间曝光降噪设定在“开”。同时加入索尼独有的“多帧降噪”功能进行对比(索尼的多帧降噪是通过连续拍摄6张照片,后期叠加而进行降噪,可保留画面细节的同时消除大部分噪点)。
截取区域示意图
|
||
ISO
|
普通拍摄
|
多帧降噪拍摄
|
50 |
多帧降噪从ISO 800开始测试
|
|
100
|
||
200
|
||
400
|
||
800 | ||
1600 | ||
3200 | ||
6400 | ||
12800 | ||
16000 | 多帧降噪没有ISO 16000选项 | |
25600 | 普通拍摄没有ISO 25600选项 |
需要留意的是,
先看普通拍摄状态下的各个ISO对比,在低ISO情况下A77的画面细节与纯净度都显得较好,ISO 800还是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的。但是从ISO 1600开始画面就出现变样了,细节开始模糊。编辑认为在默认降噪为标准的情况下,A77的可用ISO最高为1600,更高的ISO下拍摄便需要使用较强的降噪,或者后期缩小像素来使用(2430万缩小成1200万)。
至于多帧降噪拍摄,老实说低ISO下使用这一功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编辑从ISO 800开始对比。由于多帧降噪是将6张照片叠加起来进行降噪的,所以如果跟普通拍摄的照片拼画面细节,多帧降噪并没有优势,因为就算是使用三脚架固定拍摄,也会存在6张照片不能绝对重合的情况。在ISO 800时已经能看到多帧降噪的画面细节不如普通拍摄,但是在纯色部分的噪点确实是显得更少。这一情况一直维持下去,但从噪点水平来看,A77的多帧降噪可比普通拍摄提升一个EV的等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1 | 尼康 D5100 | ¥4550 | 论坛 |
2 | 佳能 G12 | ¥3700 | 论坛 |
3 | 尼康 D7000 | ¥7900 | 论坛 |
4 | 尼康 D90 | ¥5500 | 论坛 |
5 | 佳能 60D | ¥6200 | 论坛 |
6 | 佳能 550D | ¥4200 | 论坛 |
7 | 佳能 5D Mark II | ¥18100 | 论坛 |
8 | 索尼 HX9 | ¥2700 | 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