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富士 X-Pro 1/ 索尼 NEX-7 ( 报价 | 参数 | 图片 | 论坛 | 热门软件 )夜景样张分析
索尼 NEX-7搭配24mmF1.8镜头拍摄 光圈:F11 快门:8 sec ISO:100
富士并没有在快门转盘上设计有超过1秒钟的快门值,所以夜景长时间曝光需要先设置在T位置,然后再通过菜单设定长时间曝光的数值,这样的操作有些繁琐,除非大部分的时间都拍摄长时间曝光照片,否则频繁切换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索尼 NEX-7这点就做得很好,操作十分便利,通过机顶的转盘就可以快速调整到想要的数值了。
索尼 NEX-7搭配24mmF1.8镜头拍摄 光圈:F11 快门:8 sec ISO:100
十、其他样张
1、富士 X-Pro 1样张
光圈:F2.4 快门:1/455 sec ISO:400
光圈:F4 快门:1/127 sec ISO:800
PRO Neg Hi胶片模拟拍摄 光圈:F4 快门:1/51 sec ISO:800
PRO Neg std胶片模拟拍摄 光圈:F2.8 快门:1/65 sec ISO:400
富士新增的两种人像胶片模拟效果,PRO Neg Hi胶片模拟效果拍摄出来肤色偏黄,而PRO Neg std胶片模拟效果拍出来的肤色偏洋红,两种各有特色,整体都是很舒服的感觉。
光圈:F2.2 快门:1/14 sec ISO:400
富士 X-Pro 1拍摄的样张,色彩层次感较强,而且无论是高感画质还是细节表现都十分优秀,但从样张表现来看的话,说其与全画幅相机相媲美也不算很过分。至少在目前的APS-C画幅产品中,这台相机是个人感觉细节表达最好的。而颜色是富士一贯的拿手好戏。
光圈:F1.8 快门:0.01 sec ISO:100
光圈:F4 快门:1/125 sec ISO:800
光圈:F2 快门:1/1000 sec ISO:400
光圈:F2 快门:1/80 sec ISO:1600
索尼 NEX-7的高像素优势很有优势,配合24mm F1.8蔡司镜头的成像素质,用于商业摄影也未尝不可。发色艳丽是
索尼 NEX-7拍摄照片的特色,照片的立体感也很强烈。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富士 X-Pro 1/索尼 NEX-7优缺点总结 |
|
富士 X-Pro 1 |
索尼 NEX-7 |
优点 |
1、做工精良、用料扎实 2、外形复古、亮骚、操控特别 3、混合式取景器可玩性高 4、成像表现突破APS-C画幅相机画质极限 5、首发三支镜头都很高素质 |
1、良好的操控感 2、机身小巧便携 3、2430万像素 4、视频拍摄能力优秀 5、有折叠屏 |
缺点 |
1、贵 2、长焦镜头对焦速度慢 3、长焦镜头使用混合式取景器偏差大 4、视频拍摄能力只能算附属功能
|
1、贵 2、高感不及X-Pro1 3、细节表现不及X-Pro1
|
由奥林巴斯和松下拉开序幕的单电相机,如今各个品牌都已经进入战场,唯有老大佳能还没有正式行动,随着消费级数码相机受到来自手机和其他移动拍摄器材的冲击,影像厂商都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调整,逐步向高端市场进发,过去数年单电相机以低价格占领市场的情况有所改变,渐渐推出了高等级的产品,万元级别的无反光板可换镜头相机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关于这一点,富士 X-Pro 1和索尼 NEX-7都做到了。
富士推出X100时,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之后推出可换镜头版本而发布的一款试作型产品,如今X-Pro1的出现一点没有令人意外,而其高定位也与
富士 X100走的路线一致。率先占领高端市场也是富士单电相机的目标,这次的评测可以看到,使用富士新一代X-Trans CMOS传感器的X-Pro1,画质的确很优秀,并且凭借复古机身的外边吸引众人的眼球,相信富士敢于叫出这样的售价,画质与造型功不可没。不过作为首发的单电相机,
富士 X-Pro 1在操作人性化、对焦速度以及如何让混合式取景器匹配不同的镜头,仍是需要改进的方面。
索尼 NEX-7是近期第一款售价突破万元的微单相机,没有复古造型、没有可玩性高的新元素,
索尼 NEX-7凭借过往产品的众多改进点,赢得了漂亮的销量。维持NEX一贯的机身设计风格,加入了优秀的操控和热靴、闪光灯等扩展元素,使得
索尼 NEX-7近乎完美,而且还是目前APS-C画幅相机像素最高的一款产品。评测中也可以看出,
索尼 NEX-7并没有明显的缺点,各项性能的表现都十分平均。对得起旗舰微单的称号。配合索尼24mm F1.8蔡司镜头,成像表现也十分优秀,只不过在面对
富士 X-Pro 1的X-Trans CMOS传感器接近全画幅的成像表现面前,细节上有些许失利,但高像素的优势仍在,在裁切图片以及图像输出上更有优势。
万元级别的无反光板可换镜头相机是否能够打开数码相机的新局面?通过这两款最新的高端产品,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单电相机超越单反相机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未来我们会率先在消费市场看到这一幕,使得单电相机与单反相机都能在各自的定位上获得双赢的局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