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自2002年2月19日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Blu-ray Disc(BD)技术标准,并成立BD创始人组织。2002年8月29日东芝与当时唯一的盟友NEC向DVD论坛提交了双方共同协商统一后的AOD设计规格。2004年11月29日华纳兄弟、派拉蒙与环球工作室三大好莱坞制片商正式宣布支持HD DVD格式,到2008年01月05日华纳兄弟宣布放弃HD DVD格式 独占支持BD。最后2008年2月19日东芝发表正式声明称,公司已决定停止HD DVD业务,不过仍将继续为现有用户提供产品支持和售后服务。
专家介绍:ZDNet存储时代网组件内容总编赵效民老师
访谈导读: 第1页:HD DVD与BD的竞争是东芝与索尼恩怨的延续
第4页:微软VISTA操作系统竟是导致HD-DVD终结的元凶
HD DVD与BD的竞争是东芝与索尼恩怨的延续
主持人:请赵老师为网友简单介绍一下HD DVD和BD各自的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的优势?
赵效民:首先要明确一点,现在很多网友说蓝光DVD其实是一个很不严谨的说法,BD的全称是Blu-ray Disc,按官方的说法是蓝光光盘,因为DVD是DVD论坛的专属的标识,所以BD协会是无权使用DVD的称呼,以后在这方面需要严格起来,蓝光光盘或者叫BD,蓝光DVD不是一个很严谨的说法。说到DVD论坛,就可以谈到BD和HD DVD这两个标准之间的根本不同。DVD是96年在东芝和索尼之间通过相互妥协达成一个新的光盘标准,这里面有一个很长的故事,DVD的标准诞生当初也是一个标准在竞争,最终诞生出整合型的标准。最早提出来的标准也是索尼和飞利浦提出MMCD的光盘标准,接着是东芝和华纳提出SD的标准,现在的DVD标准基本上是源自于SD,在DVD标准竞争中,东芝是战胜了索尼。在之后,DVD论坛里,索尼也是理事会的成员,但在这个组织里并不是非常老实的成员,因为索尼从最早的录像带格式之中到后面的Hi8和VHS-C到最后的MD,再到最后的记忆棒,在主流的存储格式的竞争,标准上没有得到一次便宜。DVD+R这并不是DVD论坛自身的技术,是索尼和飞利浦重新搞了一个DVD+R联盟做出一个新的刻录盘标准。从中可以看出索尼和东芝之间的恩怨,竞争是由来以久的。
到最后,彻底地爆发是2002年索尼针对下一代的DVD接班人,可以说是DVD接班人发布的新的标准,叫Blu-ray Disc,拥有九个厂商,当时叫BDF,就是创始者。这个组织完全脱离DVD论坛,DVD论坛因为是DVD的标准相关活动的组织,授权人,BD就是全新的光盘标准,索尼和飞利浦也是起到核心作用的两家厂商,最后拉上了松下。BDA核心厂商是索尼、飞利浦和松下,这三家也都是DVD论坛理事会成员,理事会相当于一个公司的董事会,一些标准的建立,还有标准的改进由理事会的成员投票来决定的。当时BDF的成立可以说宣布了和DVD论坛分道扬镳。DVD论坛事实上说是东芝来主导的开放性组织,就像大家认为BD协会更多是索尼、飞利浦、松下来主导的。因为当时DVD标准是东芝的SD技术为基础,可以认为东芝是DVD论坛主要的领导者,东芝事实上也是DVD论坛的主席身份。2002年BDF的成立给东芝比较大的刺激,成立的方队里有众多日本知名电子厂商,除了东芝基本上都在这里,比如索尼、松下、日立、先锋、夏普等。东芝认为作为DVD的接班人来说,按理应该由DVD论坛来去做,在我看来东芝可能因为面子问题决定自立门户。2002年6月14号是BD阵营开始提供1.0版本的规范。在业界标准制定规范,有时候会出0.9版,只要尾数带9的都是准版本,只有带1.0或者2.0、3.0才是正式版本。6月份BD推出第一个正式版本1.0的规范,同时东芝也提出了自己新的高清光盘技术叫AOD,这就是高清光盘系统。采用的与DVD一样的光盘结构和与BD一样的激光波长。这可以说BD和HD DVD诞生的由来。
我们为什么说东芝可能是出于面子的问题呢?在2002年之前,东芝发布了一个无论从结构还是采用的技术方面与BD光盘相当的参考系统,索尼在后期的访谈中也讲过,他们当时也认为能拉拢东芝一块进来,因为东芝之前的光盘开发路线跟BD是一样的。就在半年之后,东芝又提出一个新的标准,在我眼中认为他提出新的AOD标准相对来说有点仓促,为什么仓促呢?是因为BDF的成立给他有点措手不及,本来在DVD是老大,在下一代光盘竞争中,东芝肯定不希望自己屈尊于他的对手索尼。索尼也觉得在DVD时代和以前所有的发行媒体标准竞争中,都是处于不利的地位,这次必须要达到他自己的致胜目的,这也是当时索尼总裁给技术人员发的死命令。这两个冤家从95年、96年DVD标准诞生之初恩怨就结下来了。从头再往回看,BD和HD DVD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这两家公司恩怨的延续。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