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前言
第2页:英特尔新Core
i系列家族详细介绍
第3页:Core
i7 980x Extreme Edition处理器的由来
第4页:Core i7
980x处理器的特性之32nm工艺制程
第5页:Core
i7 980x至尊处理器的特性之超线程技术
第6页:Core
i7 980x处理器的特性之睿频加速技术
第7页:Core
i7 980x Extreme Edition处理器赏析
第8页:Core
i7 980x同样兼容X58芯片组主板
第9页:测试平台设置和测试方法介绍
第10页:处理器基准测试——Super
Pi性能测试
第11页:处理器基准测试——wPrime性能测试
第12页:处理器基准测试——CineBench
R10 性能测试
第13页:处理器基准测试——Fritz
chess测试
第14页:处理器基准测试——Fritz
chess测试
第15页:整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测试
第16页:SiSoftware
Sandra测试——核心运算能力
第17页:SiSoftware
Sandra测试——多核处理器带宽和延时
第18页:SiSoftware
Sandra测试——多媒体性能
第19页:SiSoftware
Sandra测试——缓存带宽
第20页:视频编码转换测试
第21页:WinRAR解压缩测试
第22页:多款游戏测试
第23页:Core i7
980x功耗测试和评测总结
Core i7 980x至尊处理器的特性之超线程技术
超线程技术(简称HT),相信对这个技术,很多朋友比较熟悉,所谓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的CPU的运行效率。我们见到这个技术最早的时候应该是在Pentium
4处理器上,这也是当时双核的最初模式,而在第一代Bloomfield核心的Core
i7发布的时候,我们见到了八个线程的工作景象,而Intel也一直把这项技术加入了所有Nehalem架构的处理器中,包括此次我们所见到的Core i7 980x
Extreme Edition也是将这一技术包含其中。
超线程技术是在一颗CPU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共同分享一颗CPU内的资源,理论上要像两颗CPU一样在同一时间执行两个线程,早前的P4处理器需要多加入一个Logical
CPU Pointer(逻辑处理单元)。因此新一代的带有超线程技术的P4
HT的核心的面积比以往的P4增大了5%。而其余部分如ALU(整数运算单元)、FPU(浮点运算单元)、L2
Cache(二级缓存)则保持不变,这些部分是被分享的。
超线程技术原理
虽然采用超线程技术能同时执行两个线程,但它并不象两个真正的CPU那样,每个CPU都具有独立的资源。当两个线程都同时需要某一个资源时,其中一个要暂时停止,并让出资源,直到这些资源闲置后才能继续。因此超线程的性能并不等于两颗CPU的性能。
超线程技术原理
而此时推出的Core i7 980x Extreme
Edition处理器产品依然引入了超线程技术,使得六个核心同时可以处理高达12个线程的工作,这样所带来的优势就是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更大处理器的性能,在节省了大量的核心面积的同时所带来的能耗和发热量控制也是相当实用的。Nehalem架构所采用的同步多线程技术基于2路设计,即每颗核心可以同时执行2个线程。在多任务情况下可以有效提升性能,采用这种模拟的逻辑运算核心绝对比直接增加一颗物理运算核心成本低。Intel表示SMT技术可以在能耗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提升20-30%性能。